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厦门加快建设生物医药港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来源:-    浏览:491   更新时间:2017年08月01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当前,厦门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要充分发挥人才对经济转型升级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增创新优势,使人才效应转化为产业效应。

从今天起,市委组织部和本报合办的人才强市战略专栏将推出第二组系列报道,我们将选择厦门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展示产业发展最新进展,讲述人才创业成长故事,激励人才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打造行业领军企业,促进厦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推动厦门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亮彩数字】

2016年,厦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实现销售568亿元(含流通领域),全市649家生物与新医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21亿元,较2015年增长25%。近五年,年均增长率超过20%。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4家,产值上亿元的企业67家,高新技术企业154家,已上市和上市后备企业各12家。科技小巨人和科技领军企业99家。

一家扎根厦门的生物医药企业,从创始人到创新骨干,清一色博士,公司的博士后工作站还培养了14名博士后。这家北大与厦门在生物医药科技领域合作的结晶——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可谓是典型的科技人才领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该企业第一个产品就成为中国神经生长因子市场的第一品牌。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是厦门着力打造的十大千亿产业链之一。这些年厦门产业政策与人才政策同步制定,经贸交流与人才交流同步开展,让人才充分发挥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引领作用,使人才效应转化为产业效应。

特色领域凸显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全球第一支神经生长因子药物、全球第一支用于预防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疫苗、全国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效干扰素……这些年,不断有医药新产品在厦门诞生,并实现产业化。厦门近年来承担的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达17项,还有13个在研国家一类新药预计在2018-2025年间陆续报批上市,这些均成为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争取国家资金支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创新,完善公共平台、不断优化产业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厦门积极持续推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特色领域逐步凸显,形成了一批新药创制主力。在这条千亿产业链中海沧是集中承载区域。

厦门着力建设厦门生物医药港,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重点产品,努力将厦门打造成为全国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示范区。这其中的生物医药港,就在海沧。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占全省一半,其中生物医药港占全市的47.9%,厦门申报或进入临床的国家一类新药80%以上落户在海沧。

产业人才政策同步 集聚成效显著

生物医药产业,人才、技术、资本都高度密集。面对这特点,海沧区紧紧抓住人才这个关键因素,产业、人才同步扶持、同步发展。紧贴产业发展出政策、引人才,聚集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学家团队。经贸交流也与人才交流同步开展。高端峰会、借智活动等,既吸引人才,又请来顶尖专家为企业解决经营和技术难题。人才培育方式也一再创新,通过“企业+政府+行业协会”模式,实现人才引进和培育同步推动。

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实施的双百计划,聚集了厦门最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已入选的前九批双百人才中,生物医药领域领军型创业人才达122人,其中多数集聚在海沧。目前,海沧已聚集生物医药类国家“两院”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千人计划”专家、省“百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近3000名,成为全省生物医药专业人才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

人才聚集引领驱动发展,2016年海沧区生物医药产值近170亿元,高层次人才从“科学家”向“企业家”角色转变,实现了“产业集聚人才”与“人才引领产业”的融合发展。

【人物名片】

郑立谋,美籍华人,博士,“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市“双百计划”人才,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郑立谋

郑立谋

功成名就回国创业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9年前,年过半百的郑立谋博士回国创业。不熟悉的人,很难理解:硕士毕业于厦大生物系,师从我国细胞生物学奠基人之一汪德耀教授;1992年在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后,进入著名跨国药企,担任首席科学家。在美生物医药界从业20余年,郑立谋已是功成名就。

熟悉的人却说,早就知道他会回来:24年前,尚在美国时,郑立谋就开始自掏腰包买机票,定期回国为厦大学生义务上课。2006年,郑立谋与其他留美校友共同创建厦大生物医学研究院,成为如今小有名气的厦大药学院前身。

2008年,郑立谋回国,在厦门创建了我国首家专业化的肿瘤个体化分子诊断产品企业——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推动肿瘤精准医疗行业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公司运作不到一年半就遇到资金问题,一度经营困难。郑立谋拿出多年积蓄,挺过了创业的艰难期。这期间,市委组织部、科技局等部门都给予他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帮他度过了风险最大的初创期。

不同于传统毒副作用巨大的化疗,精准医疗通过对肿瘤基因的精确分析,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艾德的产品正是为靶向治疗药物提供检测筛选、实现精准治疗的第一步。但是,公司成立伊始,此类技术被跨国公司垄断,产业化和市场开拓面临重重困难。郑立谋带着团队,先后研发出国际领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技术,彻底打破了外国的技术垄断。他创立的艾德生物将于本月在创业板上市。

【人物名片】

孙黎,厦门市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高级工程师,执业药师,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总经理。

孙黎

孙黎

耐着寂寞埋头研发

致力生物技术创新

生物医药产品研发,要耐得住寂寞,因为周期往往特别长。21年前,毕业于中科院微生物所,在医学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心试验室任职的孙黎“下海”创业;21年间,他耐着寂寞,埋头研发,带领治疗性重组蛋白质及其修饰长效创新药物研发创新团队,成为国家级“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1996年,孙黎等一批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始人团队,在厦门设立了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从此开始了他们漫长的创新之路。

一个生物医药新产品的研发周期,往往要十四五年,中途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产品甚至随时可能夭折。但在孙黎看来,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让孙黎骄傲的是他们相当稳定的核心团队,“公司高管和主要技术人员,平均都待了15年以上,彼此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根本要靠人才。2002年,基于对行业发展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的判断,特宝生物设立了全资研发机构——厦门伯赛基因转录技术有限公司,依托该机构,特宝和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不断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20多年的坚持,孙黎及团队的创新成果逐步显现。他们自主研发了3个原国家2类新药,应用于肿瘤和血液病领域,目前还有4个国家生物制品1类新药,10多个具有重大市场潜力的项目在研。

“我们的研发成果能够造福广大患者,这就是意义,这也给了我们不断创新的动力。”孙黎说。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