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印发《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要由2015年的8%达到15%。《规划》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和数字创意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国家产业发展新支柱。
其实,东莞在这些新兴产业上已有所布局,生物医药产业上在多重政策利好下,或将加速走上“快车道”,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生物经济集群;高端制造上已走在前列,正朝着千亿元产值的目标迈进。
生物医药发展前景被看好
生物医药产业是未来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
广东中能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杜湛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莞在生物医药产业上有机会,地方政府也可制定相关规划及政策,引入标杆企业和高尖人才,这样才能让东莞的生物医药产业“后来居上”。
东莞日报记者留意到,根据上述《规划》,生物产业到2020年规模要达到8万亿-10万亿元,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生物技术企业和生物经济集群。
事实上,近年来,东莞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2012年起,东莞市统筹全市资源,设立了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以松山湖作为核心启动区,吸引全球优质生物技术企业集聚,红珊瑚药业总部、东阳光药业总部等纷纷落户。
就在12月20日,东莞还成立了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据该协会首任会长赖华介绍,协会首批会员企业共有75家,有近一半来自松山湖,从地域来看,医疗器械企业从深圳外溢到东莞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大。
据了解,深圳虽然在医疗器械等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较早,处于领先地位,但已经没有更多容量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在这一情况下,这些医疗器械企业要进一步扩张,往往率先外溢到综合条件同样优质的松山湖等地。
杜湛博也表示,做企业,大家会比较成本优势,现实是深圳的用地紧张、人工成本上升,他认为,更多的生物医药方面的企业愿意落户在各方面配套比较成熟的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