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构建中医药文化创新“智本”
来源:-    浏览:378   更新时间:2016年02月17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习总书记到江中药谷了!”这条消息如和煦春风,吹遍赣鄱大地,吹暖江中人心田。2月3日上午,在江中药谷制造基地,习近平总书记仔细询问产品质量安全、市场价格等情况,江中人感到无比自豪。江中生产的草珊瑚含片,凝结着江西中医药大学产学研结合办学的智慧荣光。

复方草珊瑚含片,这个由“草珊瑚之母”、江西中医药大学熊文淑教授团队成功研发的系列产品之一,书写了江西中医药大学培育发展校办企业的辉煌历史; “一支牙膏救活一个厂”的传奇故事,开启了产学研结合特色办学之路。“双惟”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槐定碱抗癌注射液、热敏灸技术……建校50多年来,江西中 医药大学凭借创新的勇气、创新的气魄和创新的实践,创造了一项项骄人的成绩。现在,江西中医药大学以习总书记视察江中药谷为强大动力,朝着建设世界中医药 名校目标奋力前行,再创辉煌。

求新思变,探索产学研结合办学路径

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与硅谷,已成为“产学研”结合的经典范例。在中国,江西中医药大学与江中药谷,打造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一面旗帜。

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浪潮席卷而来。在时代大潮面前,是因循守旧、随波逐流,还是勇立潮头、迎风破浪?江西中医药大学用生动的实践作了解答。

当时,江西中医学院制药厂(江中集团前身)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加上流动资金短缺、产品老化,账面流动资金仅剩800元,濒临倒闭。如何破解这一 难题?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学校党委审时度势,求新思变,抢抓机遇,启动校办企业体制机制改 革,给制药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学校抽调了一大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会经营懂管理的青年教职工充实到企业生产、管理和销售第一线,并将学校教师研制开发的 草珊瑚含片、健胃消食片等一大批科技成果无偿转让给制药厂。这种人才、成果“蓄水池”式的储备输送和在经营管理上“放水养鱼”的实践创新,为制药厂的发展 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江西中医药大学强大而有力的政策、人才、科技成果等全方位支持下,制药厂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校办小厂,历经濒临倒闭的危机、改革的阵痛、 发展的腾飞之后,创造出全国医药企业经济效益第一的奇迹,迅速成长为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企业——江中集团。

谈到江中集团的发展,时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吴官正曾经评价说:“江中人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创造了特区速度、特区效益。”江中集团的成功,是江西中 医药大学产学研结合办学的有益探索。而江西中医药大学也由此成为全国高校校办产业改革发展的一个典范、一面旗帜,得到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 评价。

与此同时,学校还将草珊瑚牙膏、金圣卷烟等一系列产品,低成本转让给南昌日化厂、南昌卷烟厂等企业,铺筑了江西中医药大学产学研结合办学之路的基 石。这些产品给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草珊瑚牙膏投产当年就创利润108万元,金圣卷烟一年的销售利税就达20个亿,成为江西省的经济支柱之一。

深度融合,建立科研成果转化强大纽带

江西中医药大学立足培养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产学研办学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为产品输出阶段,“放水养鱼”,通过研发并转让新 产品的方式,振兴校办企业,服务其他企业;上世纪90年代为技术输出阶段,以育人为中心,一手抓人才培养,一手抓经济发展,实现产学研结合的技术输出;进 入新世纪为智力输出阶段,学校明确提出“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新理念,实现从技术服务到技术+智力服务、从校企合作到校企合作+战略联盟、从支撑中药产业到 支撑中医药产业+健康服务产业的升级。

贴近市场、贴近企业,江西中医药大学打破围墙,不让科研成果束之高阁,孜孜以求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由江西中医药大学原创 及二次开发的中药及其相关产品销售总额达230多亿元,占当年江西省GDP的1.5%,助推江西中成药销售收入从2000年全国排名第17位,跃升至 2012年的第2位。同时,学校还利用中药大片、异形片生产集成关键技术、微波干燥共性关键技术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江中药业、汇仁集 团、江西济民可信等200余家中药制药生产企业提供了技术嫁接、技术支援、技术培训相关服务300余次,累计产品产值实现近百亿。

学校产学研结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各地医药企业纷至沓来,要求与学校结成“科技联姻”。学校与江中集团先后联合申报了江西省首家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 站、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组建了“江西省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已与省 内外百余家企业开展了灵活多样的科技合作,帮助企业申请国家产业化项目20多项,提供技术服务200多项次,承担技术委托170多项,先后为企业开发上百 个医药及相关产品,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智力引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创新驱动,提升中医药的核心竞争力

2015年,江西省中医药工作会议强调,江西中医药人要努力在中医服务强省、中药产业强省、中医药创新强省、中医药文化强省四个方面下工夫。作为唯 一一所省属本科中医药院校,江西中医药大学始终秉承“为国家改革发展服务、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充分发 挥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形成了教学、科研、医疗、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办学 机制,使学校发展步入了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的良性轨道,极大地提升了江西中医药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的声誉和地位,提升了江西中医药在全国的影响力。

智力引领。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作用,促进江西乃至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该校先后协助省、市政府申报并建设了“国家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江西)基地”“国 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江西)基地”“南昌国家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等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编制《江西中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关于推进江西中医药产业振 兴发展、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政策建议报告》等研究成果,为江西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与樟树市、抚州市政府签订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 面助推“中国药都”建设和地方中药产业发展。依托学校中医药学科优势,先后获批组建了“江西省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制药设备”“江西民族传统药现代科技与产 业发展”“江西省灸疗研究与临床转化”“江西中医药文化旅游”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养生文化与健康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获批为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 究基地,“江西省健康服务业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获批为省级软科学研究基地;撰写的《关于我省发展中医药高端养老产业的建议》,得到强卫书记、鹿心社省长 的批示,大力提升我省中医药产业的地位和效益。

国际化搭台。学校凝聚“实现世界中医药名校的有效路径是实施国际化战略”共识,为建设世界中医药名校注入强劲动力,对于推进江西省融入“一带一路” 及中医药强省战略、促进江西健康旅游产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学校通过国际合作,搭建跨区域、跨文化的交流平台,大大提升了 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承办太湖世界文化论坛中医药文化发展高级别会议;与江中集团共同承办建设全国首个岐黄国医外国政要体验中心——太湖世界文 化论坛岐黄国医外国政要江中体验中心,已接待柬埔寨国王、六国驻华使团、中亚多国记者团等参观访问;学校首个孔子学院在韩国世明大学揭牌开院,进一步拓展 了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基地,极大地提升学校乃至江西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

热敏灸助力。保护好、发掘好、传承好、发展好中医药是每一位中医药人的责任和使命。江西中医药大学一直致力于具有地方特色的江西中医药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建设了以栽培、展示江西道地药材为主体的药用植物园和中药标本馆;建立了传承具有浓郁江西地方特色的“樟树帮”和“建昌帮”传统中药炮 制技术实训中心,并获批为全国首批两个国家级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之一;创办了国医堂、姚荷生研究室及一批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立江西地方 医学“旴江医学”研究会和江西文化研究会中医药文化研究分会。该校陈日新教授团队完成的“热敏灸技术的创立及推广应用”项目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 等奖,填补了江西中医学领域空白,开创了“北看天津针、南看江西灸”的格局,每年带动灸疗养生保健、艾条和灸具研发、生产及销售等近千亿的产业发展。目 前,热敏灸技术已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家医院推广应用,治疗患者350万例,已成为有效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的重要途 径。

建设世界中医药名校,江西中医药大学正行进在求索与创新路上,一路高歌、一路辉煌!(张卫平 薛 晓)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