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中医文化推动中医药学科走向世界
来源:-    浏览:3737   更新时间:2015年05月04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中医药高校的发展基于中医药学科的科学建设与人才的专业化培养。中医药高校以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按不同专业方向进行课程分化,各专业根 据培养目标要求,突出重点,发扬特色。中医药高校以培养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培养目标 与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坚持以中医药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注重中医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的结合,传授中医知识与临床能力培养的结合,统一专业要求与学生个性 化学习的结合,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中医文化就是一种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化而独立践行的中国文化,并且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内经》只有十三方,而整个数十篇幅讲的治法、理论、原则等。而这些治法、理论、原 则不是仅在医学领域的独有,中医的一切都是与向外宇宙自然、向内心态道德,延伸开社会家国的认识是一样的,应对的基本理念是一样的。然而,什么是中医文 化?怎样定义中医文化?对此也有不少的观点和看法。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上,首次明确了“中医 药文化”的定义: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这一概念概括比较全面,但略显抽象。具体而言:中 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这样看来,中医文化学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中医学形成的文化社会背景、中 医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价值理念、文化功能、人文精神、语言文献,中医学区别于其他医学的文化特征,中医学未来的发展 方向,历代名医所处历史文化背景、医家学术思想形成的条件及传承,等等。除了上述理论研究之外,中医文化研究还包括地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中医药文化遗产 的保护、中医医院文化建设、中药企业文化建设等应用研究。

  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宇宙观、 自然观、生命观、生活观的基因构成部分。”中医文化“历史地凝结和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意识形态,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 和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著名的中医文化专家张其成教授曾经提出“易道主干”说,认为中华文化的主干既不是儒家 也不是道家,而是通贯儒家、道家的“易家”,易家的核心就在于“易道”。就易与医的关系论,自古就有“医易同源”“医易会通”的命题,也就是说,中医与作 为中华文化主干的“易道”不仅存在纵向的同源关系,而且存在横向的同理关系,由此可知,中医思想文化也同样具有通贯儒道的特点。隋唐以后,中医还吸取了佛 家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中医的一些思想还对易、儒、道产生过反影响或产生过修补作用,如天人观念、阴阳五行学说、气学说等。

  中医文化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原创思维方式,融合了中国历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凝聚古圣先贤和儒道佛文化的智 慧,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力弘扬中医文化,大力发展中医文化事业,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和重要途径。近几年来,从国 家层面上对于中医文化机构建设、中医文化宣传普及、中医文化非物质遗产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弘扬与传播中医文化提供了良好社会氛围。

   生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发源于农耕文明的中医文化,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背景之中,其生存环境已被严重破坏,其生存状况亦不容乐观, 在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医文化的现代发展遭遇到西方强势文化的沉重压力,一方面传统中医文化的内涵正在褪色、消失,另一方面来自发达西方 发达国家的西医实证科学。如果听任这种现象发展下去,中医文化现代发展的前景堪忧,因此,必须做出主动的努力来确认和维护中医文化的生存空间,即在独立而 理性的反思基础上选择中医文化现代发展的方向、路径和目标,及时发现中医文化现代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偏差、主动修正和调整未来的发展方向、目标、方法与路 径;在面对外来医学文化的冲击和时代变迁的荡涤时坚守自己的文化特色,遵守中医药文化的内在发展规律和自身逻辑性,在选择中医文化现代发展的方向、方法及 路径时既不会一味固守传统而丧失发展的机遇,又不会因一味迎合“现代”而更改或擦除中医药文化的根本属性。中医文化现代发展是动态的过程,它只有在不断地 海纳百川中才会绵延相继、更新常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中医药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认可,越来越 多的各国民众选择中医药作为医疗保健手段。中医药的医疗保健方法与手段,已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随着中国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 影响力也随之增强。目前全球有300多家孔子学院和300多个孔子学堂,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与中国文化,而将中医文化传播与对外汉教学结合起来 开创了孔子学院建设的新模式。2010年,习近平同志在出席澳大利亚皇 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 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全球建立中医孔子学院,将为中医文化对外传播开启了一个新的通道。中医药文化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 战。我们要抓住当前中医药发展的良机,正确处理中医传统文化的传统性和时代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的关系,尊重和吸收他种文化的长处,找到中医文化存在与发展 的逻辑和规律。其基本途径是自信地与不同医学文化进行沟通和对话,最后回到自己的历史经验和生活世界中去对异质医学文化作出自主选择,既吸取其中一切有益 的文化成果,同时又主动自觉地维护中医文化独特的理论框架和核心价值体系。独具特色的理论框架和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医文化的内在灵魂,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独 特标志。只要守住了中医文化独特的理论框架和核心价值体系,就等于守住了中医文化的生命之本。作为中华文化传播和弘扬的重要载体,也就能够准确地系统反映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