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中药有毒?
来源:-    浏览:644   更新时间:2014年09月17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关于中药的毒性及疗效的争议从未断过,但近期网上对中药“有毒”的传言卷土重来,其以“中药的真相”的名义传播,认为50%的药肝病是中药造成的,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为还原中药真正的真相,本刊邀请中西医界有关医学和药学权威专家,答疑中药毒性反应等相关问题。

  网上数据并不权威

  北京商 报记者:“是药三分毒”是中医的说法,这个观点可以说家喻户晓。现在网上传言认为中药毒性反应大,甚至对肝肾有很大损伤,并附有西医提供的数 据:1994-2011年,24112例药物性肝损伤中药导致的占比为18.6%。三家大型专科医院的数据中显示,药肝病50%跟中药有关。您作为专业人 士,对此怎么认识?

  肝病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徐春军:有关报道中提及西医提供的数据,在我看是欠妥的,所谓的药物 肝损伤中药导致占18.6%,这个数据首先不权威,看来源就语焉不详,其次统计的比例排序上有问题。它说的中药,可能把中成药、饮片等各类中药都囊括进 来,要知道中药分清热药、解毒药、补益药等多个种类,但这里没有细分,合而为一来统计,比率相对就高,而西药统计却细致分类了。在我临床研究中,确实碰到 中药饮片有造成肝脏损伤的,但是几千种里也就二三十种,并不是像它所说的这么高的比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主 任、全军中医药研究所所长肖小河:现在中药品种约1.2万种,中药复方制剂1万余种,在此基础上,将中药与某一类西药或某一种药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有失科学性和公平性。肝损伤可能存在易感人群,这与药物质量不无关系。以日前备受关注的何首乌为例,药物的品质、炮制是否合规、配伍是否合理等因素对该药 是否肝损伤都有影响。而且对中药肝损伤的判定,还存在“不是西药就是中药”的误区。医生在出现不良反应排除诊断时,应采取分层筛选、科学鉴定的方法,避免 “非西即中”。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研究员郝近大:50%的药肝病跟中药有关,这是无稽之谈,我从事医药工作多年,没听说过这样的数据。

  中药有副作用很正常

  北京商报记者:网上说中药很“伤人”,认为很多中药都含有汞、砷等有毒成分,说牛黄解毒片有砒霜,并说中药有致死致伤的事件发生。您怎么认识中药的毒副作用这个问题?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临床中医学专家胡素敏:我们老祖宗最初发现中药时没有否认中药有毒性反应,《神农本草经》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 而解之。”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历代中医通过加工炮制和配伍的方法,去掉毒性,来治疗疾病。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中药都没有副作用,只不过副作用相较而言小 些。人体阴阳不平衡导致患病,中药就用它作为药的偏性来就纠偏,使得人体阴阳平衡。中成药有好多是非处方药,有的患者直接去药店买中成药,没有听从专业人 士指导,这会导致有不良反应。比如说何首乌有“制首乌”和“生首乌”的区别,生首乌经过加工炮制后叫做“制首乌”,患者在选用时要选对品种,不要把生首乌 当做制首乌来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医生李云松:中药在治疗某种疾病时对肝肾的损伤是中药的副作用,有副作用是正常 的,避免不了。对于中药来说,摄取的纯度越高毒性越大,治疗某种疾病的效果越好,这是把双刃剑,使用起来就要讲究分寸。食物没有毒,但不能治病,这不代表 盲目食用就安全。举个例子,水喝多了,血液一下子给稀释了,身体机能紊乱,也会引起“水中毒症”。有关重金属汞、砷含量超标的问题,可以通过制药研发过程 中进行改进,量调低一些。今后在中药的研发中,会尽量扬长避短,减少副作用。

  药学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药学部主任曹俊岭:关 于传言认为中药很“伤人”,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存在中药滥用情况,有医生方面的不对症使用,也有老百姓的盲目使用。这里我强调的是老百姓观念里中药是纯天然 制剂、少毒或无毒副作用,看到哪个药效好,人人都当专家,自己随意服药,存在很多误用率。

  西医开中药需要提高门槛

  北京商报记者:西药副作用大是已公认的问题,许多患者为避免西药的副作用而选择中药,但传言说中成药为了疗效好,近四成都含有西药成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骨科专家林峰:中成药近四成都含有西药成分并没有依据。正规厂家生产的、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生产批号的中成 药基本不含西药成分,在大型医院所用的药品都是有批号的,而基层医院、民营医院是否规范就不敢保证了。小一些的医院不排除有祖传秘方、自行配方的中药胶 囊、粉剂,这类中药里可能就含有西药成分,尤其是治疗糖尿病、结核、肿瘤的更多,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在开药方面,我认为最好是中医开中药、西医开西药, 莫轻易越界,但是现在普遍存在着西医也开中成药的情况。即使中药组方类的处方西医不能开,但是在开含有中成药的处方时,西医也要慎重,很有必要加强中医理 论学习。现阶段针对西医开中药并没有相应的考核办法,也没有相关的医师执照,这存在用药安全问题,亟须建立一套权威的西医开中药的考核制度,在全国设立考 核点。

  药学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药学部主任曹俊岭:中成药中含有四成西药成分这个比例不可考,当然某些中成药中确实含有西药 成分,但中成药里是由多个化学物质组成,这些西药成分中不少是从中药中分出去,比如黄连素,无非在中药的程度纯度更高而已。医生在使用中成药时很少关注说 明书,对于这个剂量认为适当增加一点是可以的,却忽略了纯度问题,导致剂量过高,超过安全线。我认为,开中成药处方的西医是要提高门槛的,至少要经过专业 的中医培训,规定课程和进行考核,掌握一定的中医理论知识。据了解,中医走上临床都需要经过西医课程培训,但在综合医院,西医却未必要经过中医理论培训, 希望在西医中也能普及中医理论知识。

  中成药应用须遵循中医理论

  北京商报记者:传言说90%的中成药不良反应都注明的是“尚不明确”,这属实吗?

   肝病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徐春军:90%这个数据言过其实。不可否认有些中药是要通过肝脏代谢,是会产生毒性反应,但在药典中都有 注明其有毒性反应,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是可控的。而且中药使用一般来说都是很短期的,但现在中成药使用方面,综合医院里的西医一定程度上不是按中医理论指 导去应用的,不能对症,而且用药时间比较长,慢性病一吃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医讲究小量初试、中病即止,慎勿过量,改善过后则要减少或不断调整,西 医不合理使用、滥用中成药自然产生毒性反应。

  药学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药学部主任曹俊岭:所谓药物不良反应,是指某种药物导 致的躯体及心理副反应、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等非治疗所需的反应。通俗地讲,药品不良反应是一个合格的药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这里 强调正常使用,每种药在针对不同患者存在不良反应是其属性,中药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很少会出现不良反应。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研 究员郝近大:中药说明书上禁忌是必须说明的一项,“尚不明确”的意思是到目前为止,对于这种药的不良反应在中外研究者的论文上没有有关的报道。中成药含有 汞和砷,国家食药监总局审批通过的药品,有关金属含量不能超标,超过标准是不能通过审批的。

  现代医学标准不适合中医药

  北京商报记者:网上传言还对目前中医药发展速度比较快提出质疑,认为中医药的科研经费多停留在科研论文发表,其研发、药品安全警示没有中国香港地区或其他国家严谨,这如何理解?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临床中医学专家胡素敏:对于药品的安全警示,这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复方中成药里面的中药品种多,成分复杂,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短期内也很难发现是哪味中药什么成分导致不良反应,这确实需要依赖科技的进步来解决。西药是化学合成的,毒性反应是很明确的。中药和西药是两种不同的理论 体系,中医药和现代科学体系虽然有交叉,但并不吻合,用现代医学体系量化的标准来生搬硬套给中医药,是不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研究员郝近大:国家的科研经费是定向支持的,科研机构针对项目进行招投标、上报审批等通过严格程序进行定向支持。项目成果是需要考评的,项目成果不可能都是论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骨科专家林峰:中医学科自主创新的能力还相对缺乏,它的发展总甩不开西医的影子,没有一套自己的验证标准和评价体 系。不少中医临床药品研究开发追求特效,急于求成,结果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与中医的辨证论治背道而驰。中医药发展首先要保持学科特色,而后充分利用一切 现代科学技术,在诊疗技术和学术理论上有所创新和改进,加快形成自身独特的评价体系。

  勿以偏概全误导公众

  北京商报记者:网上流传的“中药的真相”达5000多条,很多对其提出的观点进行了批评,认为片面、不科学,甚至认为其炒作是别有用心的,对此现象请给予评价。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主任、全军中医药研究所所长肖小河:个别媒体由于调查不够全面和深入,导致报道有失偏颇,有的以偏概全、夸大 其辞,这是一种错误的导向,对中医药、对老百姓都是不负责任的,令人遗憾。近年来,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常见诸报端,其中既有业内误解、百姓误区等主观 因素,也有中药成分复杂及研究不足等客观事实。拿何首乌来说,当务之急是创建具有中医药特点且证据链完整的药物肝毒性反应诊断方法体系,进一步明确何首乌 肝损害的客观性及主要诱因,筛查可能的易感人群,科学引导公众对于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让百姓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中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胸外科医生李云松:在不少报道中出现如胡万林这样的骗子,其骗术中有很多运用中医的手法,对这样的骗子要进行严厉打击,但不能因为有伪中医就全面否认中医药,以偏概全是不科学的。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临床中医学专家胡素敏:上世纪80年代,中医药治疗疾病绿色安全、副作用小等特点广为认知,但现在有的媒体报道中医药过分强调其毒性反应,对中医药的发展非常不利,媒体记者要加强中医药知识学习,不要不明真相地宣传中医药毒性反应。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