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脑血管瘤治疗上“双保险”
2012年06月06日09:16医药经济报作者:黄静芝 不久前,大型医疗电视剧《心术》终于落下帷幕,由于将故事背景设置在神经外科,使得不少观众对于原本相对陌生的开颅手术有了直观的认识。剧中,主刀医生在手术显微镜、神经导航等高尖设备的辅助下,全神贯注于刀尖上毫厘的移动,只为在血管、神经丛生的脑中精确定位出病灶再一并予以根除。
正因为开颅手术具有不同于一般手术的高风险性,使得微创介入应用在近年的神经外科治疗上备受推崇。以颅内动脉瘤为例,整个介入治疗过程无需打开颅骨,且治疗范围较传统手术宽广,术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天,7天左右即可基本康复。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冯文峰告诉记者,介入治疗虽有诸多优点,但对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操作水平要求相对较高,治疗费用也相对昂贵;更为重要的是,开颅手术与介入手术是两种互补手段,因此患者所适用的术式并不绝对,这也对诊治医生及其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选择介入技术与开颅手术经验同等丰富的治疗队伍,相当于打上“双保险”。
提倡个性治疗
在脑血管意外中,颅内动脉瘤是仅次于脑血栓与高血压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但直至前年,著名笑星赵本山险些因颅内动脉瘤送命,该病才开始引起公众的重视。
事实上,这种长在动脉上的“瘤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而是局部发生病变的动脉壁,经长期的血流冲击所形成的囊性膨出。而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会导致严重的颅内出血,使患者转瞬间便危在旦夕。
动脉瘤出血后,理论上应及早造影明确诊断,尽快手术夹闭动脉瘤,以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但这种方法因手术创伤及总体风险较大,正逐渐为血管内介入治疗所取代。相关资料显示,在欧洲,超过80%的动脉瘤患者选择血管内介入进行治疗。据冯文峰介绍,后者借助导管技术,在不开颅的情况下可将医疗填充材料填塞到脑动脉瘤位置,构筑起一道阻止血液流入动脉瘤的人工“屏障”。
相较于传统夹闭术,介入术相对安全,但稳定性却较差,复发率高达10%~30%,再治疗率约17.4%。“介入术的缺点可以由外科手术来弥补,同时具备两种动脉瘤治疗能力的医院,更有利于对复杂疑难的动脉瘤展开治疗。”冯文峰指出,国内绝大多数治疗中心仍依靠单一的治疗手段,能兼施动脉瘤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的医生并不多。
“一个神经外科医生如果能很好地掌握两种治疗方式的特点及技术,就能根据患者情况,在比较二者优劣后作出取舍,进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冯文峰表示,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由同一组医生负责开展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也是出于增强颅内动脉瘤综合处理能力的目的。
向“高尖”靠拢
早在1917年,现代神经外科奠基人HarveyCushing就提出“神经外科手术操作必须精细准确,手法细腻,要尽力保护脑组织”等概念,这可以认为是最早期的精准神经外科理念。20世纪60年代以后,得益于显微外科技术、CT及MRI影像技术、介入治疗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发明和应用,当代神经外科一步步向“微侵袭”乃至“精准”的目标迈进,在涉及大脑功能区的手术方法上也有了明显的改进。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