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盒阿奇霉素,要37元,这药价是一点儿都不便宜。”近日,去药店买药的李小姐向记者抱怨。而跟李小姐一样,对“药价降了”表示无感觉的市民不在少数。记者了解到,截至去年底,国家发改委已经28次降低了部分药品的最高零售价,为何市民仍感觉药贵呢?为此记者做了一番调查,发现有两个原因导致市民对“药价降了”感觉不明显。
药店往往首推高价药
记者日前来到黄鹂路的一家药店购买阿奇霉素分散片,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询问了药名后,从柜台取出一盒药递过来,说“吃这个就可以”。记者发现这盒药的零售价为37元,但查看消炎药柜台,里面分两层摆放着九十种不同厂家的阿奇霉素,价格有8元、11.6元、16.6元、20.8元、37元不等。记者提出质疑,销售人员解释:“厂家不同,价格不同,37元是11片包装的,8元是6片包装的。至于药效,则差不多。”
记者走访发现,同药不同价现象十分普遍。如藿香正气水(10支装)售价也从1.2元到8.5元不等,阿莫西林也因品牌和产地不同,售价从2元到20元不等。而市民在药店购买药品时,多数情况下都被导购员推荐标价高的药品。
“目录”外药品市场定价
记者从武汉物价部门了解到,国家发改委尽管28次降低了部分药品最高零售价,但对象都是纳入医保机制目录内的药品,这部分药价确实降了很多。物价局相关负责人称,药价高的关键在于独立生产的品种、新药以及进口药品,而这一部分大多不属于医保机制目录内药品,政府层面无法进行有效的调控,由市场定价。只要商家在销售时明码标价,都属于合法的价格行为。
该人士建议消费者,应理性看待药价价差,因为并不是药价越高药效越好。因此,消费者购买药物时最好听从医生和专业药剂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