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藏
海思科(
002653,
股吧)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将进行
申购。海
思科以新药创新仿制为核心,产品在高端肠外营养药领域、肝胆疾病用药领域和特色抗感染用药领域都有不错的表现,业绩情况非常好。而且公司有别于众多医药上市企业,专注于研发、销售,但在生产环节采用的是合作生产的模式,出色的经营业绩和少见的生产模式都引起了市场极大的关注。
产品优势是公司收入快速增长的主因
海思科主导产品近几年市场销售额呈快速上升趋势。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由2008 年的3.53 亿增长到2010 年的5.82 亿,复合增速达到27%,2011 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2.57 亿元。净利润方面,2008-2010 年间的复合增速达到25%,净利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引发争议的一点是:公司在招股中明确给出了创新仿制药的概念,不少媒体据此引申出产权、市场、保护期、再仿制等各种担忧。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在国家六类药品注册分类中,只有一类新药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药。如果要求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可能数量更少。实际上,真正完全意义上的新药是很少的,比例微乎其微。我们所使用的,基本都是仿制药,而且多数是低端仿制药。因此,创新仿制药在医药行业并不是什么新概念,只不过行业内一般将前五类药品称为新药,第六类为普通药品。
专利药无疑是最赚钱的,但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大。因此,对化合物专利保护到期的非专利药物进行创新仿制在国际上也是通行的做法。全球最大的仿制药公司以色列梯瓦制药2010年销售收入达161 亿美元,净利润33 亿美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见,快速创新仿制的盈利能力也不逊色于专利药,毕竟有两大优势:一是各国的药品管理体制有差异,二是不用摊销动辄数亿美金的研发费用。仿制不意味着差,关键在于三点,首仿——可以快速占领市场;难仿——存在较高技术壁垒,减少竞争;有选择的仿——以市场为导向。这就是海思科招股中反复强调“立足于市场导向下的处方药新产品创新仿制”的意义。
海思科目前三大系列、五大主导产品全部为国内首家创新仿制成功的特色药。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占我国肝胆疾病用药12.9%的份额,居于细分市场第一位,目前还是国内独家创新仿制,价格比原研公司低10%左右。特色抗感染用药注射用夫西地酸钠国内仅有三家企业能生产,胰岛素抵抗营养治疗药转化糖注射液系列、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系列均为首仿,全部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也有不错的销售业绩。应该说,产品优势是公司收入快速增长的主因。
合作生产是发展阶段的最佳选择
公司采用合作生产模式是为外界诟病较多的一点,主要考虑产权纠纷、利益分配、质量控制等问题。应该说,从绝对意义上讲,这些风险有可能存在,但从企业的经营讲,这是一个很给人启迪的思路。
仔细分析招股可以发现,最初,海思科选择的模式是——技术成果转让。
“2000-2003 年,公司研发平台成都康信国内首家完成了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氨酚甲硫氨酸胶囊、果糖及其注射液、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等新药的创新仿制,并完成技术转让。”资料所限,无法得知当时的收益情况,但结果很清楚,2004年起,公司决定开始自己生产销售。
设身处地的想一下,海思科当时没有自己建立生产环节原因就可以理解:1、投资太大,当时的收益不支持。2、即使有投资,周期太长,建设周期加认证周期,三、四年很正常,首仿优势可能就丧失了。
因此,合作生产是当时发展阶段的最佳选择。公司通过合作方取得注册批件,但知识产权仍在公司手中,并以完备的法律条文约束双方的行为。公司实现了研发成果快速转化为产能,合作方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也避免产能闲置,这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事实上,通过募投项目的建设,海思科也将逐步建起自己的生产线,方向是原料药和高端特色新药的生产,这还是一个发展阶段的问题。
完备的新产品储备体系保证公司长期发展
随着监测期的临近结束,海思科的产品面临被再仿的风险,也有观点对此表示担忧。但从海思科的发展历程看,公司的强项在于研发。
公司现有五个核心产品销售并未到极限,一方面,这些产品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即使有再仿产品出现,也需要2~3年甚至更长的周期,在我们已经牢牢占领市场的情况下很难对公司的销售造成实质影响。而公司已经推出了一个梯次性的产品体系,覆盖了短中长期的需求。除现有五个核心产品外,2010年后,公司的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甲磺酸多拉司琼注射液四大潜力品种又陆续投放市场,并取得快速增长。随着市场的成熟,有望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公司目前有30余个处方药新产品在研,涵盖了肠外营养、抗感染、心脑血管、糖尿病、肝胆消化等五大领域,其中25个新产品将成为国内首家创新仿制。
海思科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某一个产品卖的好不好,而在于一个高效创新仿制体系,能够源源不断的提供有潜力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