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克的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出厂价0.6元,中标价11元,医院零售价12.65元,中间各环节利润高达2000%;0.25克的甲砜霉素胶囊,出厂价3元,中标价40.38元,医院零售价46.44元,中间利润达1448%;0.2克的天麻素注射液,出厂价1.12元,中标价11.6元,医院零售价13.34元,中间利润达1095%……
近日,一组来自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聚焦高药价现象的真实数据,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根据该节目曝光的20个药品的具体出厂价,许多动辄在医院要价几十元的药品,实际出厂价往往不超过10元,有的甚至才几毛钱,价格之低让人大跌眼镜。人们不禁要问:药品出厂价这么低,医院也是统一招标价格,那么是谁推高了药价?如此惊人的中间利润,到底进了谁的口袋?
百姓有此疑问,当在情理之中。近年来,虽然政府部门为遏制药价虚高,既实行药品招投标政策,又先后28次降低药价,2009年还启动了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价,但纵然采取诸多措施,百姓最终还是得为高药价买单。此前,一项针对京沪穗三地居民的调查就显示,有44.6%的受访者认为,尽管政府在为改善百姓治病就医而努力,但“没什么效果”,更有高达86.9%的受访者认为,药品行业存在暴利。可见,尽管国内医改已进行20余年,却仍是一项着力多而见效慢的工程,尤其药价猛于虎的现状,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我去看望一位当医生的朋友,正好他的同事刚领钱回来,抱怨这个月的提成才两千多。朋友说,现在一些医生开药吃回扣已成了公开的秘密,有些医生的提成竟比工资还高。在药价虚高问题上,有些部门不是不能为,而是不愿为,因为他们就是受益者。”某网友一针见血地挑明真相。
“中国的药价虚高使四方受益,高利润首先对制药企业有利;其次对流通环节有利;第三,现行补偿机制允许医院实行药品加价提成对医院有利;同时,国家财政因可以获取更多税收而受益。”卫生部原副部长孙隆椿一语道破天机。
可见,药价缘何猛于虎,究其原由,与药品生产流通领域存在猫腻、“以药养医”屡禁不止脱不了关系。换句话说,从药厂、医药公司到医药代表,从医院、开药医生到相关职能部门,一些利益团体利用政策,在药品中标价的制定、批发、销售等多个环节遵循“潜规则”,形成隐秘的利益链条,继而成为推高药价的幕后黑手。
那么,药价虚高既已不是一天两天,百姓抱怨也已不是一年两年,难道这个问题永远都只停留在口头讨论上?百姓当然不能答应!医疗保障事关民众切身利益,尤其是药品,其生产上市的目的毕竟是要治病救人,而不是成为利益团体借以疯狂敛财的工具。所以,对于药品暴利,恐须施以重典,才能起到以儆效尤之效。
这方面,最近倒有一则好消息:日前,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向山东潍坊两家医院开出巨额罚单,原因是两家医院控制原料,强迫下游生产企业抬高投标价格,“严重破坏了国家药品价格招投标制度”。希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联系到央视本期聚焦高药价现象的《每周质量报告》,有关部门更应顺藤摸瓜,彻查到底,对于食利者严惩不贷,如此,才能杜绝药品暴利事件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