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市场上,我们也看到很多这样的情形,很多大型制药企业他们现在正面临专利悬崖,因为他们的专利到期了,就会面临竞争。但这就是市场运作的机制。”10月20日,在中美医药产业峰会的间隙,赛诺菲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托夫·A·魏巴赫与媒体短暂会面中,就眼下医药界纷争不休的知识产权矛盾谈了简单看法。
据了解,研发一个新药平均需要10到15年的时间,花费近13亿美元。在全球这个医药市场中,因为投入巨大,原研药企远远少于仿制药企业,正因为仿制的出现,使得知识产权纷争不断。加上到2015年的5年中,销售额超过770亿美元的药品专利将到期,有关仿制、知识产权问题更加引得医药界人士关注。
据业内人士介绍,有一些企业在一个药品将要到期的时候,会以某个成分的功能再申请延长专利期。
“实际上专利作为一种法律工具只保护专利期限之内的产品,期限不能够被延长。当然可以开发新的产品,新的专利。”克里斯托夫·魏巴赫说,如果这个专利到期了,这个产品就不再受到保护,或许可以去开发一些类似的药物,但是这些类似的药物,需要和专利到期的药物进行竞争。实际上这形成了竞争。
克里斯托夫·魏巴赫介绍,在美国市场上,能看到很多这样竞争的情形,很多大型制药企业他们现在正面临专利悬崖,因为他们的专利到期了,就会面临竞争。但这就是市场运作的机制。未来,赛诺菲公司的专利三分之一就会因为专利到期而消失,赛诺菲会因此失去三分之一的销售收入。
据了解,辉瑞也会因为专利到期而丧失一部分的收入。
为了避免专利到期而来的竞争,一些原研药企业在研发方面加大了投入,而且重新尝试新的研发模式,如合作联合研发的模式。
目前,赛诺菲在中国已经有十个合作对象,包括其他企业和科研机构,“我们投资支持创新,如果成功,我们也会分享利润。如果发现了新的分子,不光为中国市场开发,而且也为全球市场开发。所以我们看到不同的制药企业有不同的策略应对专利到期。”克里斯托夫·魏巴赫说。
本报获悉,为激励中国创新药物的发展,药物研发也被作为行业发展重点之一写入了“十二五”计划。中国医药工业科研开发促进协会与美国药物研发与制造商协会达成共识,认为中美生物医药企业应认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未来在技术、资金、和战略目标多方面将形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