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信息港消息
去年4月份以来,我市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突破口,以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群众受益的原则,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取得实质进展和重大突破,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医改工作精神,明确方向和目标。
推进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彻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采取的重大决策部署。从中央到地方对医改工作极为重视,国务院、省相继召开深化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医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2011年全省医改工作主要以“保基本、强基础、建机制”为基本原则,继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保障制度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省农村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区)要全面落实“五个三”的目标,唐山市、石家庄市所有县(市、区)和香河县被列为农村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区)。
“保基本”,是指要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让群众在基层能看基本的常见病、多发病;“强基础”是指要把工作的重心下移,把更多的财力、物力、人才投向基层,切实增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建机制”就是建立起有利于增加服务、提高效率的长效机制,保障医药卫生体系规范有效运转。“五个三”是指:村级达到“三个一”,即一个高标准的卫生室、一名以上具备执业资格的医生、一套较为完善的基本药物保障制度;乡级实现“三个有”,即有一个标准的卫生院、有一支适应农村医疗工作的好队伍、有一套适应群众就医需求的先进诊疗设备;县级实现“三个双”,即经营双轨制、医疗服务双价格、医疗队伍双配备;基本药物供应实现“三个零”,即配送零缝隙、价格零差率、使用零盲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三个建”,即为所有群众建一套健康档案、建立定期检查的制度、建立公共卫生服务的阵地。
重点做好6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扩面提标,基本实现全民医保。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参合农民报销比例。同时在唐山、承德推进商业补充保险。二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以药养医”为主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转变为政府补偿为主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规范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实行省级网上集中招标。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完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要求每个县(市、区)至少有一所二甲医院,每个乡要有一个标准化卫生院、每个行政村要有一个标准化卫生室。同时通过开展全科医生培训和实施大学生村医工程,为村卫生室配备合格医生。四是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是开展全民健康体检,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等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等6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8元提高到25元。五是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六是从今年起在全省所有设区市开展健康城市创建活动。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群众受益,我市医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完善。进一步扩大了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2010年及2011年新农合参合率均达到97%。2011年人均筹资额达到了230元,筹资总额达到1.16亿元。补偿方案也进行了适当调整。一是积极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门诊统筹取消报销当日补偿限额(村6元,镇乡10元),补偿比例由2010年的25%提高至50%,封顶线由40元提高到60元。并在村级实施计算机管理,实现村级新农合门诊统筹现场结报。二是新农合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市、县、乡三级住院报销比例平均提高10个百分点,医院分级由四级变为五级增加了省级以上住院起付线4000元,补偿比例50%;降低了乡级和省级住院起付线,乡级由300元下降至150元,省级由2500下降至1500元。三是最高补偿限额由5万元提高到8万元。
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从2010年4月28日开始我市的19所镇乡卫生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8个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目前乡镇卫生院使用的国家基本药物品种239种,使用河北省增补的非基本药物146种。自2010年12月27日开始,随着省网药品价格的逐步下调,陆续执行省网统一采购。实施零差率销售后药品价格平均下降幅度达43.5%,2010年4月28日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以来至年底的8个月,全市所有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零差率销售药品2610万元,让利给老百姓药品利润总计1135万元,政府于2010年年底前全部补偿拨付到位。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2010年启动中央和地方专项资金项目建设镇乡卫生院3所,其中中央专项投资198万元,地方配套146万元。我市19所政府建设的镇乡卫生院、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达到河北省标准化镇乡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全市共规划建设318个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率达80%以上,多方累计投资用于村卫生室房屋建设、改造和设备配备已达1000多万元。所有村卫生室全部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通过招聘执业医师、本科毕业生、在岗培训等方式全面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城乡居民。一是认真实施国家九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0年项目指标全面落实。为居民,特别是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截止目前,共建立健康档案54.6万份,并实行计算机管理,占全市居民总数的76%;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孕产妇系统管理、老年人保健、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均有效实施、全面达标。二是2010年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指标全面完成。完成了省下达的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年度目标任务、8-15岁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补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开展复明手术、建设农村卫生厕所等工作全面完成。
积极稳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市基层医药体制改革综合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已经出台,核编定岗、核定收支、资金安排等工作已基本到位,镇乡卫生院长公开竞聘已完成。全员竞聘上岗稳妥推进,镇乡卫生院绩效考核和落实绩效工资等工作也在紧密部署。一是本着实事求是原则,核编定岗工作已完成,全员竞聘上岗正在抓紧实施。我市根据医院硬件设施、服务半径、服务人口等指标要求,共核定镇乡卫生院聘用名额为907人,通过正在实施的全员竞聘上岗组织聘用。二是瞄准先进水平进行对标,做好核定收支工作。我市统筹考虑镇乡卫生院服务半径、硬件设施、工作量、病床利用率等情况,确定了医疗服务量核定公式。其中,门诊任务量参照近三年全市前三名卫生院人均门诊人次核定,镇乡卫生院住院任务量根据近三年全市前三名卫生院平均床位使用率核定,次均医疗费用按照河北省平均值核定,力求改革后我市医疗服务人次有所增加、次均医疗费用明显降低、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医技人员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根据改革要求,我市将科学合理核定镇乡卫生院收支差额,财政全力予以保障,保障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顺利进行。三是本着改出活力和效益的原则,科学制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和绩效工资方案。围绕解决镇乡卫生院活力从哪里来、群众医疗费用怎么降的问题,科学制订绩效考核办法和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确立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量化直观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按照不同分值制定考核细则。将考核指标分为经营性指标、管理性指标两部分,实行绩效工资“两挂钩”制度,即:绩效工资总额与经营成果挂钩,奖励性绩效工资与管理指标挂钩。这也是我市基层医改工作的一个创举,必将促进卫生院人员结构的更加合理、服务能力的明显提高、医药费用的日益下降,人民群众将不断品尝到医改带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