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医疗器械出口虽受监管 出口条款还应修补细节
来源:-   2011-05-28 医药经济报   浏览:254   更新时间:2011年05月30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生意社5月28日讯 与现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相比,《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条例》修订草案)有关产品出口条款最大的进步是,首次提出了出口医疗器械的企业应当保证其出口的医疗器械符合进口国(地区)的标准或者合同要求。出口医疗器械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这一规定填补了现行《条例》在医疗器械出口环节监管的空白,为维护公众用械安全提供了法规保障。   笔者仔细研读了《条例》修订草案中有关医疗器械出口的条款,认为其在有些细节上还需要加以改进,从而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建议1:   科学划归职责部门   《条例》修订草案第35条规定,出口医疗器械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如此,既可以方便出口企业在本地进行备案,又使监管部门可以较好地掌握出口企业的实际情况。但笔者了解到,目前很多设区的市级药监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监管的人员只有寥寥几人,却要负责几百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的日常监管。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口医疗器械企业备案权限划归至设区的市级药监部门,恐将难以满足备案要求。   目前,出口医疗器械在境外上市需要符合进口国(地区)的标准或合同要求,而我国对出口医疗器械只涉及与普通商品出口相同的常规监管,并不涉及医疗器械质量等方面。笔者建议,参照《条例》修订草案第33条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及时向海关部门通报国产医疗器械生产、注册和备案情况,由出口医疗器械企业所在地相关部门负责对出口医疗器械企业进行备案。   建议2:   明确出口企业条件   《条例》修订草案第35条规定既方便了出口医疗器械企业,又可使药监部门较为准确地掌握生产企业情况。   但是,《条例》修订草案只有第35条对医疗器械出口进行了简要规定,未明确出口医疗器械的企业所需达到的条件。比如,《条例》修订草案规定,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须在取得注册证后才能申报生产许可,如果生产企业仅仅是出口医疗器械的话,将面临国内外监管部门的双重监管,从而增加了企业对产品准入的重复投入。   笔者建议, 在《条例》修订草案中规定,出口医疗器械的备案企业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或)经营企业,并明确规定出口企业所应具备的条件。   建议3:   规范申报材料   《条例》修订草案未明确规定出口医疗器械的企业备案所需提交的申报材料,此外,随着医疗器械监管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医疗器械安全监管成为一项保障全球公众用械安全的民生大事,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出口企业加强监管。   笔者建议,参照《条例》修订草案对医疗器械进口方面的规定,明确出口医疗器械的企业备案所提交的申报材料,以强化对医疗器械出口环节的监管。(作者:何清杭 许华栋)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