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第一拨‘海归’回国创业,都是以创新药物研发为宗旨,其中98%的人全部去做了CRO(合同研究组织),为什么?”5月16~18日在京召开的《药物信息协会(DIA)第三届中国年会》的专题论坛上,深圳微芯生物总裁兼首席科学官鲁先平给参会者抛出了这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引起了在座嘉宾的思考。
看起来依旧很美
“当时,中国在这方面确实是个机会。”里昂证券医疗业分析师梅璟萍表示。
事实上,有赖于当时国内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空白,无论你是否“海归”,只要能凑齐少量的资金,就可以注册一个公司开展这方面的业务。很多CRO早期都是以咨询公司注册,手续极其简单。而在国外,CRO已经是一个成功的产业。时至今日,多数业内人士对这一市场仍有很好的价值评估。北京博诺威医药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王昕乐观预测:“5年以后,中国仅进行临床试验这部分的CRO市场,应该可达80亿元人民币。”
此前ChinaBio LLC发布的《2010年中国生命科学白皮书》给出一组数据:2010年,风险投资(VC)在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投入首次超过10亿美元,同比2009年上升了319%。同时,出现首例融资超过1亿美元的全球生物制药合同生产(CMO)公司——中美奥达,33家生命科学公司IPO募集资金近60亿美元。2010年企业并购成交金额同比上升8倍,平均每单成交同比上升3倍,达到7000万美元,个别并购成交超过1亿美元。2010年,超过5亿美元的合作项目首次签署。自2000年以来,中国生命科学领域专利数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5%,并在2010年数量达到3200件。
“2010年对于美国等很多国家未必是跨越年,但对于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却是。无论是VC/PE、IPO、合作、并购,以及政府支持等在数量和金额上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毫无疑问,2010中国业绩最佳。”白皮书指出。
生物医药产业能融到钱,提供服务的CRO公司也自然有“钱途”。事实上,在药明康德和尚华医药等两家CRO公司先后成功上市后,人们对CRO的前景信心更大。
缺乏长期稳定订单
5月4日,中美冠科生物公司宣布完成2880万美元的第三轮融资,其牵头投资者包括沃脉德资本(OrbiMed Advisors)旗下Caduceus 亚洲合作伙伴基金、Argonaut私募投资基金、华威国际、IBT和 CDIB Capital Investment,现有股东启明创投和 CRCI 也参与了本轮融资。
据悉,中美冠科生物主要利用药物靶点结构的分子设计和转化肿瘤医学技术平台,帮助合作伙伴筛选临床测试阶段化合物,使之能够制定生物标记物开发和患者分选战略,从而开发出个性化抗肿瘤药。
能够吸引到这笔投资,中美冠科公司手中最大的筹码是:2009年该公司和全球最大药企辉瑞公司签订的长期合作协议,并投入5000万美元在江苏太仓共建了“辉瑞-冠科亚洲肿瘤医药研发中心”。据称,公司已经与近50家国际生物医药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全球排名20强国际大型制药企业中的18家都是其客户。最近,公司又与礼来等全球排名前5位的药企正在开展大型项目的长期合作。
“事实上,对于很多CRO公司来说,他们一个很大的发展掣肘是缺乏长期稳定的订单,这样公司就很难保持稳定发展的业绩。” 与会业内人士分析。“这个行业门槛太低,目前国内CRO多数还缺乏规范,处于为生存拼搏的阶段,为追逐订单而互相压价、恶性竞争。”
而同时,多数国内CRO是很难接到国际订单的。据悉,目前,世界前10大临床CRO已占据全球75%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昆泰、科文斯、PPD等排行前列的CRO公司均已进入中国。
“所以,你会发现,国内能撑10年以上的CRO 非常少。”与会专家表示。随着国家逐步对CRO监管的升级,更多的CRO公司或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那么CRO到底要往哪里走?
很多有实力的CRO公司开始尝试不同的模式,包括此前上海张江的风险投资+知识产权+研发外包服务相结合的VIC模式(VC+IP+CRO),以及与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ARO-CRO模式等等。
王昕认为,主要问题不在于模式,而是公司应该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几年,有全球规模和专业能力的CRO将成为胜者。对于国内CRO来说,必须确立自己在某些专业方面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