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治理非法回收药品 关键在源头有限遏制
来源:-   2011-05-11 医药经济报   浏览:557   更新时间:2011年05月12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生意社5月11日讯 为防止药品及药品包装被不法分子回收流入非法渠道,北京市药品监管局朝阳分局组织了区内多家医院对出售的药品包装进行处理。中国医学院肿瘤医院在所售药品外包装上加贴了不干胶用药提示,揭掉提示,包装将会破损,药盒也就无法再回收利用。在安贞医院,药房工作人员会当着购药者的面在所售的药品外包装上统一用笔划一道划痕;针对药贩子重点回收的药品,医院还用荧光彩笔在药盒上进行涂层。   笔者以为,朝阳药监部门通过与相关部门及医疗机构协作,探索了防止药品流入非法渠道从源头治理的有效措施,是治标又治本的有益尝试,值得各地药品监管部门借鉴。   非法回收药品问题由来已久,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尤其是在医院周边非法回收药品及药品包装现象也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回收药品品种往往是应用广泛或价格较高的药品,这些药品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其一,患者自购的多余药品,大多患者选择将家中多余的药品通过回收人员之手重新回到流通渠道。其二,医保或公费报销人员假托疾病从医疗机构中开出的药品。其中,可以全额报销医疗费用的人群,往往买通医生,从医院开出价格较高的药品后,转手卖给回收药品人员,以获得利益。一项社会调查显示:我国目前78.6%的家庭存有备用药品,52.4%的家庭没有小药箱。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如今的药品回收市场中,95%的药品是借用医保卡套现而来的。   笔者观察发现,回收药品形式多样:在各大医院卫生间等墙壁上张贴和散发小广告,用现金回收患者使用剩下的药品;药贩子在街头巷尾散发回收药品的小广告、名片引诱医保卡持有人到药店、医疗机构刷卡购药后,以低价卖给药贩子。   不难看出,利益的存在及利益链的形式是非法药品回收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药品是国家严格管理的特殊商品,回收药品再出售牟利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行为。根据国家《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禁止非法收购药品。   更为重要的是,从事回收药品的药贩子,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根本没有药学知识,在回收药品时,仅靠外观识别,很难避免假劣药品通过回收渠道流入市场。况且回收药品存储和运输方面也很难达到要求,这些药品在流通环节一旦出现化学成分变化,极易引发药品安全事故。因此,这一现象不仅违反了有关医疗保健制度,非法攫取了国家的医疗资源,也干扰了国家对药品市场的管理,给公众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隐患。   这些年来,药品监管部门高度重视非法回收药品问题,也一直在积极治理非法回收药品,但由于这一行为具有流动性和隐蔽性强、不易监管等特点,收效甚微,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由此看来,治理非法回收药品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仅靠打摧枯拉朽般的运动战是不够的,关键是要从源头上治理,建立非法药品回收监管的长效机制。北京朝阳药监部门探索的包装加贴、统一划痕的做法给了我们启迪。   如何从源头上进行有效治理?一方面,劳动保障、卫生、药监、工商、商务等相关部门应共同行动,分别加强对医保运行、医院药品管理、药品流通及非法回收药品广告等方面进行有力的监管,从源头上铲除药品非法回收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各地要因地制宜开设回收家庭药品绿色通道,不让家庭多余和过期药品外流,让非法收售药品者无机可乘。同时,通过报纸、电台、网络、电视、设点咨询宣传等形式,加大对非法收售药品危害性的宣传力度,从科学用药角度提高公众对药品正规回收的理解、支持和认知度,从源头堵住收售药品黑市。   此外,政府、医院和企业还应加大宣传普及医药知识,让群众充分了解正确使用药品的方法,合理储存药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再者,针对一些不法分子重点回收的高价药品,药品监管部门应当建议药品生产企业对价格较高药品的包装盒设计进行修改,实现一次性使用,避免被不法分子重复利用。药品生产企业还可以为药品包装瘦身,以方便消费者按需、小剂量购药。药品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品退货机制,这样可大大减少或杜绝回收药品的来源。   惟有从根源上进行综合治理,非法回收药品的现象才能得到有效遏制,公众用药安全才能得到切实保障。(廖海金)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