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上市三个月变脸 嘉事堂蹊跷剥离医药工业
来源:-    浏览:574   更新时间:2011年05月09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在2010年8月份公布的 《招股书》中,嘉事堂(002462)大力看好旗下的医药工业资产,并确定了销售收入达到2亿元的3年战略目标。然而,2010年11月16日,嘉事堂却宣告出售旗下的医药工业资产。今日(5月6日),公司公告上述资产的转让工作正式完成。

  《每日经济新闻》发现,从公布《招股书》到发布公告剥离资产,短短三个月时间,公司竟将《招股书》中的豪言壮语忘得一干二净。

  剥离医药工业资产完成

  嘉事堂今日公告,在经过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后,北京天酬佳成科技买方摘牌了嘉事堂出售的两家子公司100%股权的北京嘉事大恒制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嘉事大恒)和75%股权的北京大恒倍生制药厂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大恒倍生)。成交价格分别为6897.35万元和1176万元,合计8073.35万元。此价格高于评估后的合计净资产7822.12万元,却低于公司早先预计的8500万元。

  资料显示,嘉事大恒和大恒倍生是嘉事堂旗下的唯一两家制药企业,按照嘉事堂的说法,此次股权转让是将嘉事堂所有的医药工业资产予以剥离。

  根据2010年年报,嘉事堂医药工业的营业收入为8593.8万元,营业利润1189万元,毛利率13.84%。营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6.41%。

  公司说法自相矛盾

  对于公司剥离医药工业资产,嘉事堂在出售公告中看淡该业务,并流露出早就有意出售该资产的想法。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却发现,这一说法与三个月前的 《招股书》自相矛盾。

  在《招股书》中,嘉事堂对2007年收购嘉事大恒和大恒倍生显得很开心:“公司的业务范围从单纯的医药商业延伸至制药领域,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然而,在出售公告中,嘉事堂的态度却透着一股无奈。公司表示,2007年先后收购上述两家公司是因为当时还控股北京嘉事堂生物,该公司从事的主营业务为新药研发,缺乏生产环节。为打通产业链,公司决定收购医药工业企业,作为研发产品的生产基地。而如今,嘉事堂生物已经在2008年挂牌转让,公司已不再需要自有产权研发品种的生产环节,所以出售该股份。

  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既然嘉事堂生物早在2008年就已经转让,公司是2010年8月份才上市,期间有2年时间,公司为何不予以转让该部分医药工业资产,而非要等到上市之后呢?

  此外,嘉事堂声称转让医药工业还出于“制药业污染严重,新GMP环保要求更加严格,后续投入大”等情况。

  然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发现,《招股书》显示,嘉事堂一直在对两家制药公司的厂房以及环保进行着改造。这不免让人生疑,既然公司早已打算出售医药工业资产,为何还源源不断地往医药工业项目中烧钱呢?

  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嘉事堂的《招股书》中制定的3年战略目标是,“投资3000万元,在原药厂的基础上,改造建设嘉事大恒制药基地。使之成为拥有拳头产品和现代管理的药品生产企业,到2012年销售额达2亿元,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

  从2010年8月18日嘉事堂上市,到2010年11月16日嘉事堂公布转让医药工业资产,期间不过短短三个月之间,前后言语竟然完全“不搭调”。

  市场不禁要问,是《招股书》信口开河还是公告口是心非,嘉事堂到底怎么了?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