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中药遭欧盟封锁 浙江药企“借道东盟”挺进欧盟
来源:-    浏览:750   更新时间:2011年04月18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随着《欧盟传统植物药(草药)注册程序指令》7年过渡期的最后期限将至,中国中药企业想要进一步拓展欧盟市场,显得步履维艰。
 
  根据规定,从2004年4月30日起至2011年4月期间,已经在欧盟成员国上市销售的传统植物药可继续销售,此后则必须按《指令》规定程序注册后方可上市销售。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中成药产品拿到欧盟的药品批文。对此,省中药材产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欧盟“禁销令”暂未对我省中药材出口造成影响。
 
  单个中成药欧盟注册成本约100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上百亿欧元,占世界植物药市场份额40%以上。
 
  北京同仁堂、广州奇星以及兰州佛慈等国内一些中药企业曾向欧盟递交申请材料,但至今没有一家企业通过欧盟的简化注册。实际上,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可能性上,已经不可能有任何一家国内企业完成注册。
 
  这就意味着,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在欧洲从事中医药行业的人员,都将面临经营风险,出口欧洲的中药随时可能面临处罚。数据显示,单个中成药在欧盟的注册成本约为100万元人民币,而一家中药企业一般有多个品种,申请费用比较高。此外,欧盟的注册要求较高,传统中药在申请日之前至少要有30年的药用历史,其中包括在欧盟地区至少15年的使用历史。
 
  浙江省药企“借道东盟”挺进欧盟
 
  “由于欧盟不是我省主要市场,禁销令对我省中药材出口企业暂无影响。”对此,浙江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有关负责人姚寨立介绍,我省主要的出口市场是亚洲。“即便有这样的禁令,我们仍可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块阵地。药企可通过东盟等地,来出口到欧盟。”我省一家医药进出口公司的业务员说。
 
  “老字号”的中医药企业则表现淡定。杭州胡庆余堂总裁办主任孙群尔说,“中国中药企业未能通过注册,固然有申请注册成本较高、企业消极观望等因素,但不可否认,这与中医药行业标准化、传统技术工艺、营销方式等发展滞后有关。要想让中医‘走向世界’,欧盟禁令还是值得重视。”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