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部973项目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与太原钢铁公司合作,已成功在工业生产流程上开发出第三代汽车钢热轧板卷和冷轧板,强塑积均超过了30GPa%,标志着我国率先在国际上研发出第三代汽车钢产品的工业生产技术。记者昨日获悉,该技术最快有望于2014年在全国商业化运用,并将有望纳入安泰科技。
中国钢研副总经理田志凌对记者表示,随着汽车轻量化和防撞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汽车钢向高强度和高塑性方向发展。以汽车薄板钢高强度化为基础的汽车轻量化和安全性已成为当今提高汽车市场竞争力的一项关键技术。
据其表示,2010年,在科技部973项目的支持下,中国钢研与太钢的科研人员和生产人员在多轮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在一个月左右就完成包括冶炼、连铸、热连轧、退火、冷连轧、退火和检验等一系列大量的工作。成功地在工业生产流程上开发出第三代汽车钢热轧板卷和冷轧板,强塑积均超过了30GPa%(抗拉强度为900MPa级时,延伸率达到了35%)比第一代汽车钢翻两番,而合金含量却不到第二代汽车钢的1/3。率先在国际上研发出第三代汽车钢产品的工业生产技术。已经申报了3项发明专利,其中授权1项。我国一汽的新车型H车平台的三个零件已经采用了中国钢研所研发的1500MPa级热成形钢。与前两代汽车钢相比,第三代汽车钢实现了轻量化和安全性的有效结合。
他表示,未来,第三代汽车钢的应用将大幅度降低汽车重量,提高碰撞安全性。这一工作从根本上开始改变我国长期以来跟踪学习国外汽车钢技术的局面,开创了汽车钢技术创新的新局面,促进钢铁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升级换代,为我国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提供了相关的有力技术支撑。
业界专家也认为,现在中国的重卡是二、三十万元一辆,但国外最先进的重卡能达到我们中国重卡售价的二到三倍的价格,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材料制约了重卡的整体质量的提升。目前,第三代汽车用钢已经优于沃尔沃和奔驰这种国际先进重卡使用的材料,可以实现整体重卡的轻量化、高强度、节约燃油的消耗。
据悉,目前中国钢研集团正在与太钢合作研制热轧钢板产品,下一步还将于首钢研发冷轧钢板产品,第三代汽车钢可能首先会应用在北京现代和一汽的汽车上。
资料显示,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2006年12月由原钢铁研究总院和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合并组建而成,2009年中国钢研被国务院国资委列入董事会试点企业。中国钢研拥有安泰科技、金自天正、钢研高纳三家上市公司,2010年资产总额130亿元,销售收入74亿元。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以中国钢研为主要发起人,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2000年5月,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在深圳证交所完成了6000万A股股票的发行上市工作。安泰科技以先进金属材料为主导产业,在“非晶、纳米晶材料、太阳能等先进能源材料”“粉末冶金制品”“金属磁性材料”“焊接材料”“金刚石工具”“高速工具钢”等6个产业领域,依靠领先的综合技术,多年来为研制我国航空、航天、信息、电力、电子、冶金、化工、石化、建筑、交通、生物医药、新能源和环保等产业领域的关键材料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