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2010年中药进出口双双增长 民营企业成主力
来源:-    浏览:758   更新时间:2011年02月26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随着金融危机阴霾的逐渐消退,全球市场对中国医药产品的需求回暖,我国医药外贸加快了增长步伐,国际日趋盛行的绿色理念也为我国中药出口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据最新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中药商品进出口额为26.32亿美元,同比增长22.74%。其中,出口额19.44亿美元,同比增长22.78%;进口额6.88亿美元,同比增长22.61%。
 
  中药进出口基本概况
 
  各商品进出口普遍增长
 
  中成药保健品逆差加大
 
  2010年,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为8.15亿美元,同比增长17.62%,占中药商品出口总额的41.92%,提取物依然是中药商品出口的主力;提取物进口额为1.3亿美元,同比增加7.16%,占中药商品进口总额的18.95%。中药材饮片出口额为7.76亿美元,同比增长28.07%,占中药类产品出口总额的39.89%。中成药出口额为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8.05%;进口额为2.18亿美元,同比增长23.71%,中成药贸易自2008年开始呈现逆差,延续至2010年,逆差额有所加大。保健品贸易除2006年外,2003~2010年一直呈逆差。2010年出口额为1.61亿美元,同比增长32.27%;进口额2.03亿美元,同比增长30.33%。虽然在中药商品贸易中保健品进出口同比增幅最大,但是逆差额达到420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出口仍以传统市场为主
 
  东盟成为新亮点
 
  日本、中国香港、美国以及韩国依然是我传统中药的主要出口市场,2010年出口增幅均超过10%。对这四个市场的出口额占我国中药整体出口额的48.71%。
 
  欧盟是世界最大的植物药市场之一,也是我国中成药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之一。2004年3月31日欧盟颁布的《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规定,所有在欧盟市场销售的植物药都必须在2011年4月30前按照新法规完成注册,并得到上市许可。否则,目前以食品、保健品等方式在欧盟市场上流通的中药将被禁止销售。 2010年我国对欧盟中成药出口金额为1252.38万美元,同比增长仅15%,远低于前几年中成药对欧盟出口额年均25%的增长幅度。虽然面对注册费用高、市场规模小、出口欧盟增势放缓等问题,但部分中药企业并未对欧盟市场失去信心,已经开始进行相关注册工作,中国医保商会也在力促"外贸发展促进资金"对该项目进行支持。
 
  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正式实施,我国与东盟各国间中药类商品贸易关税大幅降低,通关更加便利。受此影响,2010年我国对东盟中药进出口额同比增加了28.05%,为4.22亿美元,高于我国中药进出口年平均增幅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37亿美元,同比增长26.97%;进口0.85亿美元,同比增长32.55%,进出口均呈迅猛增长之势。马来西亚、越南和新加坡是我国中药出口的主要市场,其中马来西亚以进口我国植物提取物为主,越南以进口中药材饮片为主。新加坡由于有比较完善的中成药注册管理规定,中成药市场相对成熟,已成为我国中成药出口东盟的主要目的国之一。
 
  出口企业结构多元化
 
  民营企业成主力
 
  2010年,中药类产品出口企业共计3263家,比2009年增加332家,民营企业成为出口主力军,出口金额占比高达48.02%;"三资"企业出口金额占比为29.12%;国有企业出口金额占比仅为22.7%。值得关注的是,在民营企业中,私人企业的出口量占九成以上。
 
  2010年从事中药类产品进口的企业有1591家,其中"三资"企业进口3.02亿美元,占比为43.84%;民营企业进口金额为3亿美元,占比43.64%;国有企业进口仅有8558万美元,占比12.44%。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