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新国药的“免疫力”
来源:-    浏览:600   更新时间:2011年02月12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兼并重组后的国药不仅初步实现了全产业链理想,而且依靠科技创新和资源整合,在重大疫情控制和预防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并对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做出了自己的诠释

  承担“防患”责任

  “全球第一支手足口病灭活疫苗将有望在中国率先上市。”

  2010年岁末

,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由设在国药集团下属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国药、中生)的新型疫苗国家工程中心研究开发的EV71型灭活疫苗(手足口病肠病毒71型),获得临床研究批件,即将进入临床观察阶段。

  这是我国疫苗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人们不会忘记,2008年3月这一疫情在安徽阜阳暴发,并夺走了23名儿童的生命。一时间,为人父母的谈“病”色变。随着重症病例数的攀升,一些地区卫生局甚至联合市教委发出让幼儿园和小学停课的通知。

  两个月之后,卫生部将其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防治;国家科技部紧急立项,启动了“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应急项目“手足口病疫苗的研制”。

  通过专家评选,中生成为这次产学研联合攻关课题组的牵头单位。手足口病疫苗的研制,只是国药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专项”、“科技支撑计划”等科技创新战略任务之一。据悉,国药也是2010年9月集中开展的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活动的任务承担者。1亿多人次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对国药集团的生产、质保、仓储、冷链运输能力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国药通过统筹规划、全局一盘棋顺利完成了任务。

  在外人看来如此庞大的任务,无疑是利润丰厚的香饽饽。殊不知,国药承接的更多的是责任。国药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石晟怡表示,由于计划免疫苗的价格严格受到国家的控制,而各方面成本又都在不断攀升,导致一类疫苗的利润非常低。因此,全国只有国药集团旗下的上海、武汉、兰州生物制品所和天坛生物成为我国生产供应麻疹疫苗的主力军。“虽然1.1元/人份的价格几乎没有什么利润可言,但是作为一家中央企业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而此次手足口病灭活疫苗的科研投入,更是高达1个亿。“2010年手足口病在全国暴发了12万例,比2009年上升40%。该项研究将对疫情的控制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体现国企对民族产业的引领作用,真正储备了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力量。”

  据了解,目前国药生产供应所有的计划免疫疫苗品种占有80%的一类苗(由国家采购、免费接种)市场;占有超过30%的份额的二类苗(消费者自主消费)市场。

  注入科研“血液”

  “只有有了一个高水平的医药科研机构,国药才有可能成为中国最大的医药健康平台。”“现在国药80%的利润来自商业,如果能在研发和工业上有进步,那国药的整体实力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之前,国药董事长宋志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在手足口病疫苗研制中,国药扮演的重要角色正是得益于高水平的医药科研。

  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并指出在生物产业方面,要“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

  国药于是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将生物制品作为集团“十二五”发展重点,整合集团生物制品资源。力求在“十二五"期间生物制品业务有更大的发展。

  2010年,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重组进入国药。作为央企序列中唯一的医药行业科研院所,上海医工院的医药研发能力在国内同样首屈一指,有30余家上市公司以其输出的科研成果作为主要产品。

  上海医工院强大的科研力量,成为国药集团的产业发动机和裂变器。随着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加入,国药集团重新整合科研资源成立了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以下简称“中国医工总院”),重点加强了集团内科研与产业的结合,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集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联合重组。仅一年多时间,医药央企实现“5变3”。最终形成了国药、华润、通用三足鼎立的局面。石晟怡介绍,整合后的国药把更多资源投入到自主创新方面,加快建设科研开发体系。

  整合后科学技术与产业紧密对接,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开始提速。2010年12月21日,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与美国哈博生物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按照合同约定,美国哈博生物公司将三个已在国外进入II期或III期临床药物的中国专利许可给该院。这些品种可分别用于治疗抗肿瘤、抗糖尿病、抗感染等疾病。引入这些品种的中国专利许可后,中国医工总院将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进行深入研发、工艺改进以及生产销售。此举开启了中国医工总院从国外引进成熟品种中国专利许可的先河,丰富了新药研发的渠道,加速了中国医工总院新药创制的步伐,提升了中国医工总院在创新药物研发领域的实力。

  手足口病灭活疫苗,看似一个简单的科研成果,背后隐含着巨大的转变。标志着重组后国药集团正从铺设流通网络控制医药产业终端、加快产业基地建设、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努力打造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使中央企业健康产业平台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除此之外,国药通过收购山西威奇达等企业并整合内部资源,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富有特色的抗感染药、抗癌药、麻醉精神药品等从原料药到制剂生产的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探索重组“路径”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股权多元化。”2011年1月7日,国资委主任王勇在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重申了这一经营理念。石晟怡告诉记者,处于全竞争领域的国药正是这一理念的探索和实践者。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国药就开始与跨国企业合作;最近十年国药与民营企业的合作也有很多成功经验。以国药控股为例。原中国医药的优质资产上市后,存续部分2003年在国药的积极运作下与上海复星合作形成了现在的国药控股。“用国企的人力资源和高度责任感与民营企业灵活的机制相结合”,国药控股创造了医药领域的一个奇迹。

  2003年至2008年国药控股复合增长率为34%,而全行业复合增长率仅为16%。2009年9月国药控股在香港上市。国药控股用募集资金迅速并购地方医药物流分销企业,一年时间中打造了遍布全国的医药系统主干网络。到目前为止,国药控股已在全国29个省市建立了50多家分、子公司,在8个重点地区建成和在建29个现代物流 (配送)中心,全国3级以上医院覆盖83%以上,形成覆盖全国的医药网络布局。由于其“终端拉动上游”的市场竞争模式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国药控股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国有企业估值最高、国际同类企业排名第三的上市公司。

  10月18日,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整体加入国药集团。“中出服”主要定位为综合性国际经贸业务,国药表示:“我们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十分有限,国际化正处于起步阶段。在这方面,我们寄希望于国药与中出服公司重组后构建的国际化平台。利用原中出服的国际资源和国际化团队提升国药集团在国际化经营中的核心竞争力。”

  一系列重组后,国药集团明确了医药分销及物流配送、生物制品、化学制药、现代中药、医药进出口及海外实业等11大业务为核心业务板块,并表示今后将按照业务板块来进行重组与整合。

  “巨型资本才能问鼎巨型机会。”石晟怡表示,国药今后的整合重组步伐依然会加快。“疫苗的研制只是国药责任的一部分。”从世界范围看全球医药行业的格局可能重新洗牌,医药行业的竞争很快将转战到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药首要的责任是如何通过营销网络做好中国这个全世界增长最好的新兴市场,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在重大新药研制的突破性进展,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