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春节节后上班第一天,内江市城西工业园区施工场地格外引人注目:投资3.8亿元的欧盟标准抗癌制剂生产及研发基地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作为内江市年初开建的七个重大项目之一,这一项目被赋予特殊的节点意义:带动内江医药产业由目前的“普药”产品生产,向“高特新”等高附加值医药产品全面突围。
本报记者 张明海
跳出“纠结”重点发展
任其自生自灭?还是重点发展?这一哈姆雷特式的提问,一直“纠结”于内江医药产业的发展主线中。“内江的医药产业,我们做得确实很艰难。”内江市经信委副主任、中小企业局局长杨书廷对此感受颇深。内江医药产业历史悠久,发展理应不难:
从产品来讲,高技术含量的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及专利药的委托加工,与国际医药公司合作,生产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特色化学原料药,对有着医药工业传统的内江来说,都不是问题。本地品牌如梓橦宫药业、川藏药业都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三类新药生产企业。其中,山山药业还是亚洲最大的红霉素生产基地。
从原料来讲,内江中草药资源也可谓丰富,全市有栀子、白芷、佩兰、天冬等10余个品种,种植面积达3.77万亩。在内江传统的“三白产业”中,白糖原料甘蔗、白条猪也都是内江医药企业生产原料药的重要资源。
“难在内江全市现有的22户规模以上医药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小而散、龙头企业缺失的现状。”杨书廷介绍:“除两三家大企业外,大部分企业的产值,都只在3000到8000万元之间,生产的大多是‘普药’。”
“普药”是医学上对普通药物的简称。对医药产业来说,国际一流的研发技术、领跑市场的药品与知名产品品牌是发展核心。
“对于医药产业这块,我们也一直很纠结。既舍不得丢,又感觉到希望很大。”杨书廷说。“舍不得丢”与“感到希望很大”之间的反差,皆是因为原有产业基础的现实存在。
引入新品“突围”求变
丁兆是土生土长的内江人。两年前,在剑桥大学专攻生物制药、刚刚结束博士学业的他,就带着技术项目回到了国内。
“将生产线放在内江,并不仅仅因为我是内江人。作为项目负责人,我同时也看重内江的招商引资政策、医药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先后在云南、浙江、成都等地考察之后,2010年9月,其所在公司与内江市城西工业园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国内首家达到欧盟标准的抗癌制剂生产线及研发基地项目定在了内江,投资3.8亿元。
根据规划,该项目将依托内江投建的研发基地,直接从英国引进5个国际一线抗癌制剂品种,不断开发抗肿瘤领域的创新药物,预计3年内至少可以推出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导弹”类抗癌产品。项目投产后将实现8000万支的产能,销售额25亿元以上。该投建项目将同时斥资上亿元,全面启动研发中心的组建工作,在建成投产后争取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后,还将与剑桥大学等世界顶级科研院校建立合作研发项目,并成立博士后工作站。
“我们不是抱着做一个项目的心态,而是希望依托该项目作为一个起点,带动内江整个医药行业实现产业升级。”在年初举行的项目开工仪式上,丁兆做出了如此表态。
对于内江医药产业的发展,杨书廷同样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内江医药产业必须要向‘高特新’的发展方向迈进,这不仅需要招商引资、打破传统产业小而散的格局,对于本土现有企业和现有品牌来说,也是‘突围’求变求发展的方向。”
本土企业整合发力
2010年7月,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来到内江,考察当地医药产业。“内江医药产业基础条件好,有一批优秀人才,有良好的物流条件。内江区位条件也较好,中药材资源丰富。紧邻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医药产业及物流市场广阔。”在肯定内江医药产业优势的同时,于明德也认为:内江医药企业大多生产“普药”,缺乏后续新药,市场竞争力差,大多数企业对外界新信息缺乏了解、对新技术缺乏认知,暂时还没有找准产业定位。“发挥本土资源优势,整合发力,是通往‘高特新’的另一条道路。”杨书廷称。
今年,山山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将进行改扩建抗生素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实现销售收入7500万元,利润4500万元。而依托内江白条生猪产业,内江市菲德力等制药企业也将积极围绕猪内脏器官、毛、骨、血等资源开展综合利用,在现已开发生产胃酶、胰酶、胃膜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引进生化药新品,将生化制药做成内江的特色药品品牌。
记者还了解到,资中县将在“十二五”期间投资8亿元,新建医药工业园。中西药生产线、药品包装及一次性医疗器具生产线等系列项目尽在规划之中。
继去年成功获得“东方胃药”专利技术和品牌之后,位于内江的四川省梓橦宫药业有限公司,今年还将投资6000多万元启动新项目建设。公司负责人唐铣告诉记者:“我们正积极进行新药产品的尝试。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让企业焕发出生机。”
作者:张明海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