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一项专利孵化一家上市企业 "烟台创造"迸发激情
来源:-    浏览:814   更新时间:2010年12月08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回首“十一五”,烟台创新呼声愈发响亮,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作

为重要支撑,取得了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迈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等一系列辉煌成就。

    “烟台攻略”瞄准创新

    对创新的追求,烟台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9月26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高新区传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烟台高新区与其他12个省级高新区一同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为了让烟台有一个创新的引擎和高地,2008年12月,在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中,市委、市政府打破延续15年的高新区、莱山区“合一体制”,决定单独设立高新区。2009年3月16日,烟台高新区举行“二次创业”启动仪式。

    “市委、市政府思路很清晰,就是要将高新区打造成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隆起带、产学研结合示范区和高端服务业聚集区,从而有效地汇集起各类创新资源,成为全市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谈起成立高新区的初衷,烟台高新区工委书记刘洪波如是说。

    在发展目标上,高新区明确提出,要成为烟台发展蓝色经济的科技引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地和载体,成为全市转方式调结构的新亮点。如今的高新区,生物制药、航空航天等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的项目纷纷落地,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站在新起点上的高新区,承借晋升国家级高新区的东风,瞄准创新的引擎和高地,加速,再加速。

    高新区只是烟台探求创新路径的一个缩影。梳理烟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史,不难看出,每一轮调整和转型,都深深刻下创新的印记。

    今年1月,烟台正式迈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行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烟台产业发展正加速向以新能源、生物医药、海洋高技术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转型。10年后,创新将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烟台创新能力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一举跨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先进行列。

    “当前,烟台正处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拿起创新这一锐利武器,打破传统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束缚,加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外延粗放型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内涵集约型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使烟台发展步入新的更高层次。”鲁东大学蓝色经济研究所所长刘良忠说。

    “十一五”以来,烟台创新风头更劲、捷报频传。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家,省部级4家,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3家和49家,院士工作站10处,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5家。6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40%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先后取得各类科技成果761项,1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169项获省科学技术奖,连续四年荣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

    产业裂变提升创新能力

    在推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大胆探索。以企业为主体,趟出创新新路径;以园区为载体,汇聚创新资源。目前,已形成七成以上研发机构设在企业,八成以上科研经费来自企业,九成以上科技成果来自产学研结合的“七、八、九”科技创新格局。

    在烟台东方海洋股份有限公司的胶原蛋白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将成堆的鱼皮清洗浸泡后,运送到生产线搅拌、粉碎,再提取出其中的胶原蛋白。这些以前的下脚料,经过该公司研发的生物酶定向剪切技术深加工后,变身富硒胶原蛋白的高科技新产品———“陆海一号”,附加值增加了10多倍。该公司标准化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与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合作推出的科研成果‘陆海一号’,实现了产学研的充分结合,产品销售好的话,每年能为公司增加收入2000万元。”

    科技创新让下脚料变废为宝,这是从“烟台制造”到“烟台创造”的真实写照。“十一五”期间,烟台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形成了以登海种业、麦得津生物为代表的原始创新模式,以丛林集团、冰轮集团为代表的集成创新模式和以万华集团、氨纶集团为代表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烟台产学研合作由原来一对一的项目合作,发展到现在的全面战略性合作。

    政府一颗热心,企业一股热情,产业一片热潮。在高级技术产业化的探索中,通用光伏给出了一个可以借鉴的版本。位于福山区英特尔大道22号的通用光伏能源(烟台)有限公司,国内第三条、省内第一条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就坐落在此。

    “通用光伏年产25兆瓦的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全部建成后产能将达到133兆瓦,相当于一座30万人口的城市一年用电量。” 通用光伏执行副总经理唐维泰向我们描述着公司前景。

    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电池板的造价占到了总成本的30—40%,因此,在唐维泰看来,降低发电成本,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与此同时,光伏产业要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必须要拉长产业链,全力做好终端工程。

    来自市科技局的一份资料显示:全市已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机械制造、生物与制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2009年,电子信息领域实现产值1861.42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49.36%,是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新材料领域实现产值998.82亿元,占总产值的26.49%,发展优势已初步形成;先进机械制造业也有较大的规模,实现产值636.90亿元,占总产值的16.89%;生物与制药领域实现产值142.15亿元,占总产值的3.77%。

    烟台基因激活创新磁场

    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近年来,烟台新增各类人才33万人,人才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0%。

    在开发区荣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发实验室,免疫抑制剂类基因工程一类新药———“泰爱”的研发进展顺利。该项目自从被开发区引进后,由房健民博士领衔的44人研发团队,已成功开发出被列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计划候选药物专项免疫抑制剂类基因工程一类新药———“泰爱”。

    “创新基因”的激活,人才是根本,说到底是高端人才的引进。不仅仅是荣昌。在开发区,通过引进一批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军人物,带动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大发展。除了与罗永章博士合作的“恩度”项目,与房健民博士合作的“泰爱”项目,东诚生化、正海生物等企业通过引进海外高端人才诞生的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家空白,甚至代表国家制订药典标准,发展前景广阔。

    8月6日,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奠基仪式暨科研院所入园协议签字仪式举行。据介绍,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聚焦于研发,专注于三个研发方向: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和生物农业。为了吸引更多海内外精英,园区制订了一整套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如住房配套、项目启动资金、种子基金、研发用房补贴等等。

    为激活“创新基因”,构筑创新“磁场”,烟台千方百计“引”、加大力度“育”、激发活力“用”,使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34.9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占到了70%,人才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0%。去年,烟台出台《关于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双百计划’》意见,围绕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建设等“三大战略”,突出重点产业发展、关键领域突破和科技创新需要,通过实施引进高端人才“双百计划”,面向海内外引进100名高端创新人才、100名高端创业人才,其中海外优秀人才30名以上。

    烟台还致力于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今年,烟台启动实施科技创新“六个十”工程。扶持以科技项目为载体的十大科技龙头企业、十个成长性创新企业、十个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十大科技园区和十大科技应用技术、十名科技领军人才。2010—2015年,市财政将每年拿出1000万元,设立“自主创新与转方式、调结构科技引导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和“六个十”工程建设。对于争取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一次性给予所在单位200万元的配套补助;对于争取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实验室,一次性给予所在单位150万元的配套补助。2006年以来,全社会科技投入达200亿元,年均增长24.3%;市级科技投入总额达到1.96亿元。

    “创新能量的激发,通常需要两到三年时间,这是创新产生效益,效益集成规模的一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业裂变效应开始显现。”市科技局局长许前东说。

    据介绍,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77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1.96%,比2006年提高了11.17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十一五”任务目标。

    高新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近几年烟台崛起的经济增长点,多数是高新技术企业或具有相当科技含量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既能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又能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真正走上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轨道。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烟台经济转型升级正处于一个“爬坡”的过程中。我们的经济总量尽管跨入了“第一方阵”,但向更高目标攀登急需培育大的支撑点和增长源。烟台的万元GDP能耗尽管明显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但与国内先进城市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们的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但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核心竞争力不够强,相当一部分企业和产品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要解决这些问题,出路在转方式、调结构,关键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要按照重点突破与整体联动相结合、支撑发展与引领未来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开放带动相结合、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的发展原则,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引进创新,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积极打造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为烟台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坚实的产业和技术支撑。

    ———市科技局局长 许前东

    一项专利孵化一家上市企业

    在节能环保领域,提到等离子体点火技术,自然会想到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10年来,等离子体点火技术应用到全国500余台燃煤锅炉,国内市场占有率达90%,累计节约燃油500余万吨,节约资金近300亿元。

    在龙源电力国内最大的1:1燃烧实验室内,投资达1000余万元的冷态模化和燃烧器热态试验台上,一个高大的圆柱罐体格外吸引眼球,实验台上不断发出机器轰鸣声。

    2009年,国内新上火电发电机组点火装置中,等离子体点火技术市场占有率近100%。在石油资源日趋紧缺的今天,等离子体点火及稳燃技术将节约大量燃油。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如果现有火电机组全部改造为等离子点火,等于为国家节约了一座中型油田的原油。2008年,美国能源部派出中介机构到龙源电力考察等离子体点火技术,该中介机构出具报告:如果全美电厂推广等离子体点火技术,一年将为其节约40亿美元成本。目前,等离子体点火技术已经在美国、韩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国家投入使用。

    眼下,龙源电力已经成功登陆创业板,成功进行资本市场运作。从一项专利到一家上市企业,演绎的是知识产权的无穷魅力。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