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半年价格飙升500%,八角价格一年上涨500倍,黄芪、党参……虽然这些中药材的价格2010年以来均有大幅度的飙升,但药店、批发市场均未出现消费者扎堆抢购的景象。在经历了多轮各类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历练”后,普通民众以平稳心态面对中药材价格上涨。
作为中药材市场“风向标”的广东中药材市场,今年以来七成以上中药材的批发价已经有60%左右的上涨,价格变动已经成为近期药材市场常态,这跟往年药材市场价格的波澜不惊形成了鲜明对比。
批发市场价格的飙升也带动终端消费市场价格的上扬。广西南宁市一家社区医院的负责医生朱强廷告诉记者:“2年前一条蜈蚣的价格还是5块钱,现在价格已经上涨到15块钱每条。龟板的价格也比原来上涨了近1倍。”
常年从事中药材采购的经销商陈永亮告诉记者:“前几年八角价格一直平稳,直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甲流特效药‘达菲’的重要原料——莽草酸必须从八角中提取,八角的价格才迅速飙升。2009年以来,价格飙升了近500倍。”
相当一部分中药材业内专家和经销商注意到:中药材价格的飙升与供求关系没有必然联系,广西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外来资金的介入是重要的原因。
这位负责人分析认为:“国家加大对楼市的调控力度,打击囤房囤地做法,相当一部分游资涌入以中药材为代表的农产品市场。三七的价格暴涨便与游资炒作有很大关系。中药材由于产量少、流通渠道相对单一,大量资金的注入很容易引发价格的上涨,枸杞、党参、当归、黄芪、香料、辣椒、三七、田七、太子参等,价格纷纷上涨。”
中药材除了作为医生处方用药之外,还被老百姓视为日常进补、调羹熬汤、养生延年的重要食材。黄芪、党参、红枣等药材与鸡汤同熬,被视为调气养血,滋阴补肾的佳品,北方市场上的枸杞,也被列为重要的汤品。中医营养学专家赖全安说:“老百姓有按照食材进补的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治疗未病’的预防保健作用。”
不过,中国的消费者并未对中药材价格的飙升产生恐慌的心态。沃尔玛、北京华联等超市和各地的药房,并未出现老百姓扎堆抢购中药材的景象。常年患有慢性老年病的广西南宁市消费者李默仁说:“我每到季节变化的时候,都要购买中药材配药调理。药材价格确实有些上涨,但整体上看还是比西药价格便宜多了,何况现在什么价格都在涨,药材价格上涨些也很正常。”
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专家刘健认为,在不少消费者眼中,治疗同一种疾病,中药价格只有西药价格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这样的价格还是能够接受的。
中药材价格上涨并未导致普通民众抢购的又一原因在于:政府已经注意到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因此,各地纷纷采取措施,短期内加大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力度,提升药品市场的监督幅度,长期来看从源头抓起,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保持各类中药材的供应幅度。
赖全安说:“药材价格上涨,真正压力较大的还是药品生产企业,但企业不能用低效的药品,因为监管部门通过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局、工商、质监等多个部门进行监管。消费者本身也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辨识、举报。这就从多个角度推动了整个中药材体系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