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东莞医改五大重点 基本医保制度明年覆盖城乡
来源:-    浏览:677   更新时间:2010年08月30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行全覆盖的基础上,到2020年,东莞市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8月27日,东莞市召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动员大会,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毓全动员部署了东莞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并提出了今明两年改革的五项重点。
 
  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
 
  今明两年,东莞将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到2011年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二是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费用负担,从2010年起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特别考虑过去基层医疗机构相当部分收入来自药品销售的实际,切实将药品零差率补助纳入政府预算;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医看病;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确保今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不低于25元,明年不低于30元;五是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试点医院争取明年8月前初步摸索出经验,逐步在公立医院推广。
 
  3年投入医改资金将达53亿元
 
  据不完全测算,2009年-2011年预计市镇两级财政需投入医改资金约53.2亿元,其中今明两年市财政需投入23.1亿元,镇财政需投入17亿元。“这还不包括公立医院改革的补偿经费,也没有计算改革后增加的年度医疗卫生支出。”李毓全强调,市镇两级要下决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医疗卫生支出的比重,强化医改资金监督管理,防止违法违规使用。
 
  由于本次医改涉及医院、医生、病人、药商等多方利益的调整,各级财政支出的压力必然增大,而且政府职能也有所转变,李毓全要求,各级政府不仅要履行公立医院出资人的职权,还在卫生发展规划、服务要素准入、卫生服务监管等方面担负更大责任。加上东莞特殊人口结构带来的特殊医疗需求,医改需要从东莞实际出发,稳妥推进。
 
  《东莞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正式出台后,东莞市还在拟定相关的配套措施。李毓全提出,要抓紧制定五项改革的配套政策,包括政府卫生投入机制、基本药物管理制度、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意见、公立医院人事与绩效管理办法、镇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规划等。
 
  ■目标任务
 
  李毓全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具体实施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第二阶段到2020年,全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专家建言
 
  医疗资源配置需谨慎
 
  会上,李毓全代表市政府正式向国家新医改方案起草人之一、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颁发聘书,聘请其担任东莞的医改顾问。同时,李玲教授作了“新医改和公立医院改革”专题报告。
 
  在报告中,李玲建议东莞下一步改革要跟公立医院联在一起。“药品加成的15%取消了,但其实前面从药品生产到送到医院这条线上,至少有300%甚至500%的虚高,光后面财政补了,前面没有动它,老百姓也感觉不到效果。”
 
  必须要从保障人民健康的角度设计医改。李玲说,大家都想去好医院,再多的钱也不够,所以只能从保健的角度设计效果更好。还要控制成本,东莞低筹资水平是竞争优势,要可持续就要控制成本,不然,很快医保基金撑不住。
 
   “东莞明确改革目标后,就能做到事前有规划,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考核。医改是考验政府执政能力非常好的切入点。”李玲说,医生是可以创造病人的,小病可以大治,只要让医院开药,永远都会有病人。从东莞调研来看,我个人认为,总的医疗资源相对充裕,那要做是如何配置得更好。此外,改革需求资金要有个测算,才能稳定机制。
 
  李玲认为,要吸收人民群众参与医疗卫生管理,群体的预防才是最有效果的。
 
  下一步,东莞应该做好医疗资源普查,李玲称,东莞目前医疗资源存在过剩现象,总的医疗资源相对充裕,如何更好配置资源,需要政府谨慎考虑。而且,医改要形成稳定的投入机制,不能今年有钱就投,明年没钱就不投。(作者:欧雅琴)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