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卫生工作起点高
、基础好,在深化医改过程中不仅提前完成很多中央规定的指标,而且还形成了因地制宜的新亮点。”卫生部部长陈竺13日说。
今年是深化医改的第二年,对于为期3年的医改实施方案来说,是最为关键的一年。最近卫生部正组织对各地深化医改的情况进行调研和督导。
陈竺13日下午走进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北京朝阳医院等地,就此前北京出台的深化医改方案进行调研,并就公立医院
、基本药物制度
、基本医疗保障、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改革重点和热点进行了回应和讨论。
公立医院应承担公共医疗服务而非逐利
根据北京的医改方案
,北京市将建立由卫生局管理的市医院管理机构
,研究制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
,将选择一至两个区县开展试点。
对此陈竺表示
,针对公立医院的改革难点
,北京敢于碰硬,改革方案的设计完整、符合实际,体现了中央深化医改的精神。
“北京在‘大卫生’体制下成立医院管理机构的制度安排,为下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陈竺认为,“应该让公立医院作为优质医疗资源承担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而不是让医疗‘主力部队’脱离‘主战场’,去追逐市场利益。”在“大卫生”体制下管理公立医院,更有利于发挥其在支援基层、参与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的作用。
陈竺还建议,北京医保与医疗的互动良好,在此基础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可以进一步探索支付制度改革,如按病种付费、预付制等。
取消“以药养医”并非药事服务没有成本
北京市曾对11家医院的医疗项目成本进行核算,其中亏损项目占总项目数量的57%左右,总亏损额中的77%属于无保本项目的政策性亏损。
“这个现象很不合理。”陈竺说,取消“以药养医”不是说药事服务没有成本,医疗服务、
药品服务成本如何得到合理体现,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为落实公立医院政府补助政策,北京市
2009年实现了对医院离退休经费的全额保障,对成本核算中确定的无保本点项目即政策性亏损项目给予补助。
优质医疗资源要“下沉”,鼓励民营医院参与发展
在朝阳医院与医务人员座谈时,有医务人员建议,探索多元化医院格局,引导医疗人才下到基层,如吸收退休医生进社区等。
陈竺对这些建议给予肯定。他指出:“优质资源要下沉,关口要前移,在坚持公立医院主导同时,也希望民营医院参与发展。”政府一方面应保证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同时也应组织医疗资源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谈到医师多点执业问题时,陈竺说,卫生部正在制定文件,北京也正在做一些积极探索。
慢病要靠健康“守门人”的精细管理和预防
在北京朝阳区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陈竺认真察看了诊疗服务、中
医药服务、预防保健服务等情况。
据介绍,中心日门诊量达到600到1000人次,免疫注射平均一天
200人次左右。全科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
24小时服务。中心和大
医院建立了良性互动过程。
“看了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感到基层卫生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陈竺说,“随着工作力度加强,基层能力的加强,群众不愿到社区看病的现象正在改观。”
他指出,慢病已成为我国居民
健康的主要威胁,慢病要靠贴近家庭
、贴近群众的健康“守门人”长期的精细管理和预防,这种工作很难由大医院承担。
陈竺建议,北京在基层医疗机构和大医院联动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大医院的
人才培养作用。目前北京已启动住院医师培训,希望在规范培训方面做得更好;同时也要调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全科医生培训的积极性。
农民工群体卫生服务存在“缺口”
调研中,陈竺仔细询问了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情况,并对北京医改方案将流动人口纳入医疗保障体系范围表示肯定。
“流动人口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农民工对我国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但这一群体的卫生服务有比较大的缺口,如职业病突出等。”陈竺说。
就公共卫生服务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流动人口
、边缘人群等问题,陈竺希望北京能做出更多的探索。
陈竺表示,卫生部将继续高度关注北京市医改的发展和推进,希望北京更加突出首都特点,不断优化医改的具体政策安排,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在全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