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仍无实质性进展。
4月7—8日,卫生部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了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工作会议。在《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出台两个月后,16个试点城市中只有镇江、芜湖和鞍山三地启动了试点工作,马鞍山3月底通过了试点实施意见,其他一些城市还在制订具体措施。
“会开过了,仍然有些茫然”,东部某试点城市的一位三甲医院院长说。江苏省医院协会称,财政补贴政策不明,多数公立医院对改革态度仍比较淡然。
改革进展参差
卫生部副部长、国务院医改办副主任马晓伟在镇江会议上说,试点城市应重点抓好对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用直接、产生效果好、易于操作的任务,并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基础性工作。
16个城市试点范围不一。鞍山、上海、镇江、深圳、七台河、马鞍山、遵义、昆明8个城市,区划内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都参与试点工作;芜湖、洛阳、鄂州、株洲4个城市,在全部或部分市属医院中进行试点,其中洛阳选择资产属市政府的市区18家公立医院为试点。
在其余城市中,宝鸡市选择3所市级、3所县级公立医院先行试点。潍坊市以实施公立医院集团化运营为切入点,选择城区和青州市、诸城市开展试点工作。西宁市则选择青海省人民医院、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湟源县人民医院、湟源县中医院为试点医院。
截至3月底,宝鸡、七台河、深圳等对改革资金需求进行了测算,研究落实试点补助经费和工作经费。镇江、上海、潍坊、深圳、芜湖、鄂州等13个试点城市,着手研究制定各项配套政策措施。
但真正启动了试点工作的,只有镇江、芜湖、鞍山三市。“能改的早就改了”,江苏省医院协会的一位常务理事表示,各公立医院数年前就开始了改进服务、实施临床路径、加强成本核算等,如今财政补贴政策不明,进一步改革有难度(更多新闻来源E路有你)。
马鞍山强调,特别是要立足于成本控制,界定岗位设置,努力在临床路径、按病种付费方面取得突破。
上海的思路和镇江有异曲同工之处。类似于后者的集团化运作,上海想通过整合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形成“321医疗卫生联合体”,在联合体内统一调配资源。“联合也好,集团化也好,都有让三甲医院带动基层医疗机构走出财务困境的考虑。”一位与会人士分析。
镇江改革争议
镇江在全国最早启动改革,其方案相对也比较完备。其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组建两大医疗集团整合市区医疗卫生资源;以资产或技术服务为纽带,形成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分工协作运行机制;增加政府投入,同时引进社会资本;以内部管理机制改革为重点。
镇江两大医院集团已于2009年底正式挂牌,这一整合医疗卫生资源的做法得到了与会者的肯定。“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力量差,设备落后,靠自身发展很困难。医疗机构整合成一个整体,进行资源配置和分级管理,是很大的进步。”
在医院的外部及内部管理体制上,镇江提出建立公立医院出资人制度,由市政府委托卫生行政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由出资人代表、医院法定代表人、医院职工代表及其他代表组成医院理事会,理事会对出资人负责;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对理事会负责。
但这些措施被认为比较“虚”。上海市一位二级医院院长认为,劳动人事制度的大框架不改,院长负责制难以贯彻。
而镇江试图在公立医院引进社会资本,在会议上再次引起争议。镇江康复医疗集团表示,可以以技术入股、管理入股、资本入股等形式,探索集团管理模式下的成员单位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革。
广东省副厅长廖新波质疑:公私合股的做法是否可行?如果可以,如何规制社会资本不从公立医院赚取利润或变相的资本转移?民资归民资,国资归国资,两者任务使命不同,国资就应该坚持公益性。如果这个概念不明确的话,三年后总结时必定进入“挠头之困”。
知情人士透露,卫生部对镇江的这一改革做法并不赞同。“卫生部此次绕开产权问题,是希望国家财政能够多包一些”,前述江苏省医院协会常务理事说。他曾陪同省卫生厅领导去镇江考察,深知镇江财力有限,而这正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难点。【作者:李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