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扶正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月出了一条大新闻——因怀疑其报税不实,该公司被税务部门稽查。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税务部门稽查的并非是该企业存在偷税漏税行为,而是其税收增长太快。
近三年来,这家位列定西市纳税大户首位的企业,每年的纳税额基本上保持在1100万元左右。但去年,就在很多企业皆因全球金融危机而陷入困境之时,这家企业销售收入却增长了31%,上缴税款1856万元,增幅达60%以上。
药是特殊商品
扶正药业和新兰药药业都是我省的老牌制药企业,前者至今有40年的建厂历史,后者则已有半个世纪。近年来,随着我省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两者先后被战略投资者北京海吉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改制重组。
2009年,尽管由于医药消费需求弹性小,两家企业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较小,但原材料价格上涨也让企业倍感压力,如何实现经营持续稳定增长仍是企业面临的难题。为此,两家药企均采用了“加法”予以应对。
一种“加法”是指借助国家政策优势,扩大传统产品市场份额。扶正和新兰药两家企业共有743个医药品种,占据了全省制药企业1/4之一的药号,品种数量位居全省药企前列,许多药品在消费者心中享有一定的美誉度和市场份额。但长期以来,由于医药行业存在的体制性弊端,导致许多医院“大处方”横行,一些“价格便宜又能治病”的常见药根本上不了医生的处方,药店很少见到这些药的影子,也致使制药企业逐渐失去了生产这些药的动力。然而,新兰药和扶正却为这些“1000片一桶”的常见药保留了一定的空间,并借助国家政策之利不断扩大着这些药的市场。
去年,被医药界称为“新医改元年”。这一年,意在改变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现象的国家新医改方案面世,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和公众公平获得的药品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公布。新兰药和扶正药业两家企业共有414个医药品种被纳入,其中不乏去痛片、甘草片这类“既便宜又治病”的“老药”。
尽管这种做法对企业利税的贡献微乎其微,但却让不少农村消费患者回忆起了过去看病时“赤脚医生”在分袋包装上写药品用量的温暖,也让两家企业的“老药”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企业也因此打算今年新上一条生产“老药”的生产线。对此,北京海吉星董事长杨军的解释是: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关系着百姓的生命健康,更要让老百姓吃得起药,药企才能谈得上扩大市场。
做药要有长远眼光
另一种“加法”,则是借助甘肃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开发新药品,延伸甘肃中药材产业链。“未来医药行业的发展,必定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所以做药必须要有长远眼光。”作为我省医药行业近年来引进的战略投资者之一,北京海吉星入驻陇原,瞄准的就是甘肃尤其是定西地道产的中药材资源。
我省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地之一,被誉为“中草药基因库”,拥有1500多种中药材,数量居国内前列。
去年,新兰药药业和扶正药业将加大中药材开发力度,把进一步加快新药研制列为培育未来经济增长点的措施之一。其中,扶正药业投资3600多万元,在前几年研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支柱产品贞芪扶正系列的开发力度。贞芪扶正系列产品,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与扶正药业以定西地道产的中药材黄芪为主要原料,研制成功的一种中药产品,是国家基本药物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障用药之一,也是国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曾连续数年荣获甘肃省名牌产品称号,更是我省中药产业的支柱产品之一。在这一基础上,去年扶正药业开发出了扶正黄芪口服液、贞芪扶正片剂、茜芷片剂三个新产品,并开发试制成功了大黄通便颗粒、海桂胶囊两种新药。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中药材原产地的优势,新兰药和扶正药业一方面借鉴中医药“扶正培本”的治疗理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与甘肃农业大学、定西市旱作农业推广中心和当地农户进行黄芪、党参、当归等地道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进一步延伸和完善中药材产业链;另一方面,则与有关部门联合成立了甘肃中药材协会,与中科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了科研战略联盟,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步伐,并通过创新营销模式、完善营销网络、强化营销队伍建设。目前,两家药企已建成陇西1万亩黄芪GAP基地,可年生产黄芪3000吨,直接带动农民增收3000万元,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的药材种植。而两家药企的营销网络也已遍及全国,形成了以国内市场网络为主体,台湾、香港、新加坡、美国等海外市场网络为延伸的营销体系。这一切,均成为两家企业去年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来源:甘肃日报 记者 杨世智 实习生 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