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受甲型H1N1甲型H1N1流感病毒全球蔓延的影响,国家对疫苗进行收储,而相关上市公司华兰生物(002007),自9月份该消息公告至今,其股价已经差不多翻了一倍,其它的相关疫苗生产商股价也都因此受益。 而在申报创业板上市的100多家公司中,云南沃森是国内疫苗产业第一家冲刺创业板的企业。 虽然,股神巴菲特最厌恶的是对于科研的投入,也许巨大科研投入给不了他安全感与稳定感,因此他首选稳定增长的消费品,如可口可乐等品牌类的企业。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旦科研研究获得成功,高增长则指日可待。 正在冲刺创业板的云南沃森是否具备这种潜质? “目前国内的这种药企与七八年前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大多是仿制型,现在则是仿制型研发,这标志着这个产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九鼎投资总裁赵忠义认为。 “云南沃森研发的脑膜炎等疫苗在业界属于领先,几乎没有国内竞争者。”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认为。 6年才出第一批产品 2001年,以总经理黄镇为核心成员的云南沃森刚刚起步,团队成员都是做疫苗研究出身的专家。“当时他们拼凑了几百万元,就买了一块地,然后就没钱了,只能依靠游说政府投资。”一位熟悉云南沃森的人士表示。 后来当地政府经过对他们仔细的考查,觉得他们拥有相对高端的技术实力,团队也比较可靠,于是投资数千万帮助他们建设了研发基地。 随后,足足用了6年的时间,直到2007年,沃森才真正迎来第一批疫苗的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苗上市前的2004年11月,公司曾将一项“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专利技术转让给了上海浦东张江科技园区一大型企业,技术转让费为2000万元,而这种转让或许更多的意味着几分无奈。 “因为企业缺钱,转让后便有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研发。”郭凡礼透露。 在2007年自己研发的疫苗上市后一年,2008年沃森取得8500万元的销售业绩,利润3500万元。 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个产品“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也已上市销售,预计2009年销售收入可超过两亿元,利润超过8000万元。 据了解,云南沃森公司450名员工中,有100名属于研发团队,沃森拥有面积2079平方米的先进疫苗研发试验基地,建立了细菌性疫苗研发技术平台、病毒性疫苗研发技术平台等。 此外,沃森还在玉溪的现代化疫苗生产基地,建成了4个细菌性疫苗品种的现代化生产线,生产规模为年产5000万支。已研发成功8个新药(疫苗)品种,其中一类新药1个,二类新药1个,其他类别新药6个;两年内,沃森投产上市销售的品种还有17个在研项目,有些或许将填补世界上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疫苗安全问题是关键 目前世界正被甲流所造成的恐慌所笼罩,因此,与甲流概念相关的上市公司股票近期均有大幅上扬。 民族证券认为,随着秋冬季的到来,甲流病毒还存在着变异的可能,给防控措施带来难度,因此疫情的发展存在较大变数,对股价的刺激作用也将随着疫情的发展会有所反复(更多新闻来源医药新闻网)。 不过,即使现在已经上市的话,云南沃森也并不在国内11家甲流疫苗生产商之列,但其有着自身的特点。 “甲流这种情况,不会一直持续,因此对于此类疫苗的需求也不会是一直持续的,而沃森研制的疫苗则可以进行持续的销售,随着产品线的丰富,其利润应该会是稳定持续上升的态势。”郭凡礼表示。 据了解,目前云南沃森的主要销售对象为医疗机构,受益于国家政策的重视,云南沃森的销售业绩节节攀高。 云南沃森总经理黄镇曾开玩笑,以前是卡车拖疫苗出去卖,拖拉机装钱回来,现在是拖拉机装疫苗出去卖,卡车装钱回来。 现在一克抗原就价值220万元,这相当于8公斤多黄金的市值。 虽然国内的疫苗市场被认为规模还偏小,国外疫苗厂商的技术更先进,但是“目前受制于国家政策,海外厂商更愿意与国内疫苗商合作。因为直接进入国内竞争操作上有障碍,而国家政策正是为了帮助国内疫苗企业成长。”郭凡礼透露。 业内认为,云南沃森未来的盈利是否持续稳定则要看其产品线的丰富与完善程度。 也许正因为如此,近日云南沃森与全球最大的疫苗研发和生产制造企业葛兰素史克公司共同签署了一项协议,协议规定双方将共同出资约4.5亿元人民币设立合资企业进行疫苗研发和生产。 郭凡礼认为,沃森与葛兰素史克合作将加强其自身疫苗研发能力,可以得到葛兰素史克的技术,有利于实现疫苗本地化的生产。另外,云南沃森可以学习全球最先进的疫苗研发水平和疫苗的生产与控制管理。 他同时认为,目前云南沃森的产品在国内具有领先的竞争力,但未来最核心的问题是疫苗安全问题,一旦出现事故问题,则可能无法翻身。 “这是一个高科技、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黄镇曾这样对外界如是说。【作者:尹先凯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