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新上药“三合一”重组落定 能否打通“全产业链”?
来源:-    浏览:210   更新时间:2009年10月22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期待已久的上海医药重组方案终于出炉,不出业界所料,篮子里的苹果重新排列组合了一番,集团组织架构图并无太大变化。上实系三家医药上市企业———上海医药、上实医药(600607)、中西药业(600842)日前公布重组方案:上海医药拟通过吸收合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打造“新上药”,基本实现上实集团和上药集团医药产业的整体上市。
  至此,国内医药行业两艘巨舰已初具规模,一个是雄霸北方市场的国字号医药集团,一个是诸侯一方的新上药集团。而新上药这次国资委推动下的重组,虽然说是为了整合核心竞争力,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拉郎配”的嫌疑。
  强强争霸赛,自然吸引业界眼球。新上药掌门人吕明方明确称,“国药集团香港上市招股说明书很有意思,第一页就把我们列为竞争对手,国药集团业务主要是工业医药业务,我们则是全产业链的,工业医药业务为1/3,商业医药为2/3.”而业内人士预测,因为中国医药(600056)市场明显呈地域分割特色,决定彼此相争的重点并非医药工业产品,而是行业集中度非常高的医药商业流通领域。
  药品市场无太多交叉
  从两强的集团资产上看,都可谓是拥有全产业链的医药公司。再看资产规模,国药集团旗下国药控股9月香港上市,而国药集团的目标定为:到2010年销售收入超过600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到2012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站在新的起点上;到2015年,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500亿-1600亿元,进入世界500强行列;新上药集团虽然屈居第二,但其总资产将从80亿元跃升到223亿元,销售收入将从230亿元跃升到300亿元,将成为两大集团核心医药资产和业务的单一上市平台,并将成为内地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拥有全产业链的医药类上市公司。
  新上药资产重组方案制定项目组负责人、上海医药助力总裁葛剑秋介绍,新上药工业板块将涵盖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成药及中药饮片、生物制品、保健品及医药器械等业务领域,其整体工业销售收入将跃居全国三甲之列;商业板块将依托华东地区独特的区位龙头优势,不断发展医药分销及医药零售业务。
  上海医药将拥有华氏大药房、信谊药厂、第一生化、三维有限、药材公司、雷允上药业、和黄药业、中华药业、青岛国风、中美施贵宝、正大青春宝、胡庆余堂药业、厦门中药厂、复旦张江、常药股份、广东天普等一大批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知名企业。
  合并后的上海医药,拥有药品生产批文超过3000个,在已经公布的307个国家基本医药目录中,拥有198个产品,其中独家品种156个。同时,上海医药单品销售规模超1亿元的产品达到了13个。
  资本市场争相追捧
  9月23日的国药控股正式赴港上市,可谓引起全国上下关注。翌日,在港上市的国药控股(01099.H K)以18.52港元的价格报收,较之此前12港元~16港元的招股价相比,大幅上涨,市值超过400亿港元。
  新上药也毫不示弱,重组方案公布后的三个交易日内,连续两个涨停。周二收盘,上海医药、上实医药、中西药业三家公司股价分别报于14 .74元、23 .39元、13 .81元,分别较均价12.18元、19.33元、11.41元上涨21%左右。但昨日股价开始小幅回落。
  分析人士指出,从6月中旬停牌至今,大盘从当时的2800余点已经突破了3000点,虽然理论上三家公司股价上涨包含了补涨因素的推动,但从三家公司目前涨势看,已经明显超出了补涨幅度。
  资本市场的分析更多地将连续涨停归结为对新上药未来发展的预期。国金证券(600109)分析师杨建波认为,从长时间的停牌以及实施的重组方案看,仅仅保留上海医药这一资本运作平台,充分反映了上海国资委方面全力做大做强上海医药的决心。整合后的新上海医药将是上海国资医药的工业商业一体化巨头,新上海医药公司横跨医药工商业,旗下子公司众多,另外商业全国性扩张将会展开。
  公开数据显示,新上药2008年净利润约为7.8亿元,对应每股收益0.39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约为6 .2亿元,对应每股收益约为0.31元。2009年预测净利润12.2亿元,对应每股收益0.61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约为8.6亿元,对应每股收益约为0 .43元。201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约10.3亿元,对应每股收益约为0.52元。
  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指出,公司公告的2008至2010年备考预测每股收益(剔除非经常性损益)为0.31元、0.43元、0.52元,给予2009年预测市盈率35倍,对应的目标价格为15.05元,较之停牌前一交易日的12 .18元溢价将近24%.
  市场人士预测,“新上药”的总市值将达到300亿元以上,将跻身上证50,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最大的医药蓝筹股。
     新上药的医药流通遭遇南北夹击
  新上药的重组,不得不说使其变为一个医药行业的“庞然大物”。而这次国资委推动下的重组,虽然说是为了整合核心竞争力,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拉郎配”的嫌疑。根据披露方案,本次换股吸收合并以市场化定价确定各方换股比例,以停牌前20日均价作为三家上市公司的换股基准。
  而对于这个“庞然大物”接下来的发展,业界也不无担忧。国信证券分析师贺平鸽指出,未来“新上药”面对两大挑战:内部整合的执行力和全国布局步伐。
  贺平鸽认为,从静态看,“新上药”规模优势明显,内部整合也已展开:9月份事业部已撤销———内部阻力能够打掉,整合决心毕现;现在已经试行集中采购;原来上海医药的工业资产交给信谊药厂整合,2个月不到整合效应开始体现:“新上药”药品批文占上海2/3,未来工业单体要求专业专注,如以心血管为主的就专注心血管治疗领域。但如何提升整合的执行力是新上药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上药目前占华东市场份额为16%,在上海超过50%.此外上药65%是纯销,毛利率也高于其他公司。上药目前在全国分销市场份额4.8%,希望未来3年市场份额翻番。“新上药”1-9月收入增15%以上,未来要更快地增长,因为很多资源需要释放。
  而在竞争最为激烈的医药流通领域,中国人民大学医药物流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宪法认为,新的药品招标采购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分销模式,商业公司由此向物流化转变已不可避免。未来,像国药控股、上医股份之类的大型商业公司,围绕终端控制力和影响力将会有更多动作。
  招商证券研究员张明芳认为,医药商业龙头并购扩展和内部整合加快,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前三名国药控股、上海医药、九州通的市场份额从2007年的19.2%上升到2008年的20.1%.一致药业(000028)和上海医药上半年收入分别增长了23.4%和21%.
  医药行业研究人士指出,国药集团在医药流通领域,北有国药控股,南有一致药业,在公立医院这一药品消费主力市场,可谓对上海医药形成了合围之势。据了解,中国一年3000亿元的药品消费市场,有七成是医院采购,约为2100亿元。此外,在O T C和第三终端配送市场的霸主则为民营背景的九州通。
  业界观点
  华润何时正式退场,
  引发业内关注
  上药集团旗下华源医药平台命途多舛。2002年,华源在入注上药集团时,因资金紧张,11亿元收购款仅付3亿元,上海市国资委大怒。由于尾款逾期未付,华源持有的上药集团股权被冻结。
  华润接管华源后,力促解冻上药集团股权。此后,华润与上海方面达成协议,债权银行先行解冻华源持有的上海医疗器械集团的股权,然后华润偿还华源拖欠的8亿元收购款。但华润此后爽约。
  当年,华润集团接手华源时,华润希望将华源集团直接和间接拥有的包括中西药业(600842)、ST源药、上海医药、万东医疗(600055)、双鹤药业(600062)等在内的医药上市公司收归旗下,作为打造新的央企医药产业平台的基础。但操之过急而离目标越来越远。
  业界传言,新上药重组完成后,华润出局退场将指日可待。
  视点
  新上药将带来三大变化
  1营业收入跃居医药行业第二,仅次于国药集团;
  2按16日收盘价估算,公司重组完成后将成为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医药股;
  3新上药整合后的空间巨大,不考虑收入增长,估算净利润较目前的水平有67%以上的提升空间。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本报记者梅勤)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