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新药研发形成“哑铃模式”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7年02月08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在上海研发,在海外进行临床研究——这样一种“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哑铃模式”,正在成为上海新药研发的新模式,并助推上海医药步入国际快车道。据悉,目前上海一批自主创新药物已进入国外临床研究。其中,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制的治疗老年痴呆的创新药物“希普林”已在欧洲开始三期临床研究,预计两年后可获准上市。   除了“希普林”,搭上这趟“国际快车”的还有泽生生物的治疗心衰的一类新药“重组人纽兰格林”、和黄药业的中药“HMPL-002、004”等。目前,这些创新药物分别在澳大利亚、欧洲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临床研究。若能成功在海外上市,将提升上海医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新药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源于扎实的“基本功”。在生物医药领域,去年,由上海领衔的国家“973”项目达4项,国家“863”项目达24项,中药国际化项目6个;去年1~11月,上海科学家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自然》及其子刊上发表生物医药相关论文10篇,申请专利2005个。尽管受到国家“药品注册”政策收紧影响,上海去年仍有32个新药获得生产批文,74个新药获准进入临床研究。   在创新“马达”的驱动下,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逐步壮大。据统计,去年前11个月,上海生物医药实现工业总产值289亿元,超过其前年全年282亿元的总产值,预计去年工业总产值超过300亿元。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正式批准在沪建设“上海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将以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农业、生物安全等现代生物产业为重点,采用全新机制,率先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现代生物产业发展模式,并努力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生物产业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在产业功能上,基地的核心区与扩展区将各有分工:对于张江核心区,将通过“聚焦张江”战略的实施,重点以新药研发与开发、中试孵化、合同研究等为主;对于扩展区,则将根据各自优势,强化分工与合作,力求形成区域优势。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