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世卫代表:中国有大量的医疗资源被浪费
来源:-    浏览:   更新时间:2006年10月17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贝汉卫,荷兰罗宁根大学医学博士,英国伦敦卫生及热带医学院、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 三年前,SARS让大家熟悉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国首席代表贝汉卫。这位来自荷兰的医学博士,带领他的工作小组,与中国政府积极合作,在控制SARS蔓延中发挥了作用。 而对于中国的医改,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工作小组做了些什么。2005年8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份引起全国热烈讨论的报告,结论是“中国的医改基本不成功”,让中国人重新审视医改进程。这份报告正是在贝汉卫的工作小组支持之下发表的。 近日,在中欧工商学院的西班牙中心,记者见到了身材高大的贝汉卫博士,针对中国的医疗改革,对他做了独家专访。 ■2003年初,医疗卫生在中国政府的工作议程上还不是很重要的事项 记者:你当初有没有预料到,2005年那份报告会产生如此大的效果? 贝汉卫:我在中国工作这几年间,没有看到太多因为一个公众问题讨论得这么火热的。去年很多中国人看到这个报告以后,进行公开辩论,媒体上都在广泛报道,反省中国的医疗改革。网民也展开热烈的讨论。能讨论这么热烈,我确实有点吃惊。 但是仔细考虑这个话题使民众讨论热烈的原因,其实也不觉得吃惊:因为,健康是牵动人心的事,它与你、我,以及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有切身关系。比如你的孩子生病,他很痛苦,需要你送他去医院看病,但是你没有钱,你非常心痛。尽管医院的门是开着的,但是不敢看,看不起,因为看病太贵了。而且医疗卫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这个报告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就不觉得奇怪了。 记者:这个报告的发表,世界卫生组织起到怎样的支持作用? 贝汉卫:这个项目是2003年就开始了调查研究。那时候中国政府对医疗健康的关注还是不够的。我有个例子:在2003年初,当时的朱镕基总理有个工作报告,我听了他的讲演。他的工作报告共有42页,到了33页的时候才第一次提到了医疗卫生,报告后面偶尔提及艾滋病、肺结核的问题,可见,那时候医疗卫生在政府的工作议程上还不是很重要的事项。当然,SARS之后有所改观。 2003年初,我们想做调研的时候,经济学家云集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RC)在医疗卫生方面还没有什么经验,甚至没有一个专家是专门研究医疗卫生领域的。我问他们,看看中国的经济改革,再看看中国的医疗卫生改革,有多大的反差,为什么会这样?当然我们对这些问题是有自己的想法,中国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上海很繁荣,北京也很繁荣,再看医疗卫生…… 那份报告中,我们给DRC提供了一点技术方面的建议,比如在做问卷的时候,按照我们在其他国家的经验确定哪些问题需要问,因为我们知道一些其他国家的做法。问卷收回以后,我们根据国际上的办法,做了一些评估。总之这是DRC自己做的调查,我们只是提供了一些支持。英国政府为这个研究的完成提供了基金,我们做了牵线搭桥的工作。 记者:这份报告得出结论,说中国的医改基本不成功,你认为,主要问题出在哪里? 贝汉卫: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医疗保健体系,政府投入资金不足。第二,医疗保险覆盖率太低,特别在农村地区比较严重。第三,即使入保,比如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的疾病也很少,一些大病医疗保险基本上都不起作用。第四,报销体系也有局限,平均只有30%-40%,人们看病花了很多钱,但是能报销的费用很少。第五,医护人员很大部分的工资,来自于他们用药和检查产生的付费。如果我是医生,在这样的体系下,肯定会多用药,多做检查。在中国,处方过量,检查过量,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我有时会开一个玩笑,但是这是个严肃的玩笑,因为头痛,就做CT检查,在中国是最多的。第六,政府没有协调管理好医疗质量、成本和安全等三方面。政府在卫生领域应该积极一些。 ■在医疗卫生领域政府需要有远见 记者:前不久中国发改委发布了医疗行业十一五规划,这个规划提出了到2010年,中国要履行对WHO的承诺,达到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目标,你对此怎么评价? 贝汉卫:在医疗卫生领域,政府需要有远见,明确自己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我认为政府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保障每一个人,不管他口袋里有没有钱,都能享受最基础的医疗,如果哪个社会,人们看病之前,要看看自己口袋有没有钱,那么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在欧洲即使是比较贫穷的国家,也已经基本做到了全民医疗覆盖。如果有人拿中国人口多、是发展中国家作为理由,说我们做不到,我不赞成这样的说法,我觉得中国应该,也可以做得到。 “十一五”中国也面临很多难题,让人感到非常欣慰的是,政府承认了很多人看不起病的现实,而且已经确立目标,让人人享有基础医疗保健。 但是这个规划的某些具体解决的方面,还可以再深入细化一下。 记者:你指哪些方面? 贝汉卫:这次的“十一五”规划,就主要讨论了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但是我认为这个推广的体系,并不能解决农村全民享有医疗保健的难题,尤其是农村有大量的贫困人口。 得出这个结论,我认为有几个原因:第一,这个医疗体系是以现金报销为主,农村贫困人口没有现金看病;即使他们有现金,报销的比例平均只有30%,其余的70%还是付不起。 第二,这个体系是针对大病的保险,而且是自愿加入的,不是强制执行,这样人们会有一个逆向选择,身体差的人,会加入这个体系,有人比较健康,他觉得自己没有实惠,所以根本就不参加。 从欧洲的经验来讲,欧洲通过强制手段来实现全民尽保,给一个基本医疗服务包预付医疗费用,代替从患者身上收取费用,这样可以杜绝医生拼命开药;而且,全民尽保,也保证了资金筹集,能够做到医疗的全民覆盖。 记者:那么,就像你刚刚所讲的,中国人口多,又不富裕,要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个目标,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贝汉卫:保险、政府、个人三者各付一部分,这是国际上通行的模式,中国这样也能够达到医疗保健全民覆盖,不一定要政府全部埋单。 中国其实有很多机会,一方面解决全民覆盖,一方面解决大病问题。 全民覆盖方面,政府先设定一个基础医疗服务包,强制性要求人人加入医疗保障,而不是自愿加入。这部分资金积累多了以后,还可以改变支付方式,由目前的医院从就诊病人使用收费,改成保险预付费。 保险公司可以帮助节省成本,但是在中国,农村老百姓力量很分散,没有和医院、药商谈判的能力,在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保险也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记者:在医疗行业十一五规划当中,政府还承诺到2010年,要彻底改变以医养药的局面,你也知道,中国医院约50%的收入依赖药品,那么分离之后,医院如何生存呢? 贝汉卫:医药分离是非常重要的,医药分离之后,可以让保险公司给医护人员支付工资。不是按照看病产生的费用,而是按看了多少病人来支付。 欧洲有一个疾病相关组织(DRG)的体系,根据疾病和标准的诊疗程序,保险公司付一定的费用,如果你超了,多余的部分,就由医院自己支付,这样会让更多的人参与监督医疗费用的支出。 ■医疗卫生领域引入市场机制须慎重 记者:前面你提到,中国其实把医疗当作商品来搞,你认为医疗不应该过多引入市场机制? 贝汉卫: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其他国家也有一些做法,在医疗行业引入市场因素,的确做得比较成功。这些国家取得成功主要有两个原因:有一个很清晰的规章制度框架,还有他们从上到下,对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医疗制度都有很清醒的认识。 在中国,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大多数人都获得医疗服务,而且政府的目标是要让人人都看得起病,这个目标不能主要由市场手段解决。因为市场机制有负面效果,它的实质就是,有钱你能看病,没钱你就不能看病。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要提高效率,可以引入市场手段,但前提是不能牺牲老百姓的利益。 有些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不仅保护个人利益,而且还保护集体利益。比如肺结核,如果病人治好之后,就不会传染给你。比如小孩接种疫苗了,就不会传染别的小孩。在这些方面,依靠市场是没有用的,需要政府来介入。 英国在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引入竞争机制,这个改革在英国取得部分成功。因为,如果是其他商品市场,引入和撤出很简单,但是医院不是想开就开,想关就关的,要让他们竞争就有点困难。保洁、膳食等后勤工作引入市场机制是可行的,但是在其他职能上引入市场机制,就要慎重一些。 我觉得中国医疗体制,有大量的医疗资源浪费,很多诊治和诊断,是不必要和多余的。怎么样提高成本效益效率是个很大的问题。中国医疗体系应该建立起一系列机制,比如规定一个标准的治疗程序,还有对检测的和监督医院的质量情况提供支持。 记者:这些应该由政府来做? 贝汉卫:是的,从全局上讲,政府应该起到牵头作用,但是具体当中,医疗保险公司也应该参与其中,它埋单,它就会关心服务质量到底怎么样,会提高质量。 记者:你刚刚讲到让医院之间竞争是很困难的,现在中国96%是公立医院,中国政府期望能通过改革将一部分公立医疗机构改制,由社会力量举办。并且不再按所有制来划分营利和非营利,给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平等机会,通过医院之间的竞争,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贝汉卫:通过竞争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这方面的国际经验很有限,人们需要进医院才有评估医院的机会,才有可能选择看哪家医院不看哪家医院。 在欧洲,投资者必须要不断提高他们的报告体系,向公众说明他们的医院和医生有些什么样的成绩和优势,这些都增加了投资者的责任。 通过竞争达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目的之前,中国需要有一些改革,首先,确立一个标准的框架,包括专业协会的设立,对标准框架的维护等方面。比如,在中国,有一些医院是隶属于医药公司的,在我的国家,这是难以想象的,因为有利益关系。主要的事情是建立一个监管的框架,这个框架在没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