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致性评价是医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提高药品整体质量,是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和惠及民生的大事。然而,一致性评价动辄数百万元的临床试验费用却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不少企业认为,一致性评价后,仿制药疗效和质量等同于原研,涨价是理所当然的。
对此,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季强却持有不同看法。3月4日,在由中国药学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等25家行业协(学)会联合举办的“‘声音·责任’医药界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胡季强表示,部分仿制药和已过专利期的原研药在国内市场长期享受着不合理的、过高的价格,即使通过了一致性评价,仿制药以及过专利期的原研药还是应该降价。
“在我们的销售百强榜里面,过了专利期的进口药和国产药占了近9成,而在国际市场,这类产品基本上都名次大幅下降,甚至是跌出榜单。”胡季强介绍,“国际上,原研药一旦专利过期,价格通常会降至原来的1/10到1/20,国内市场却不太一样”。
以医药史上第一个突破千亿美元大关的重磅药物修美乐为例。2003年,修美乐在美国售价约8美元/片,在国内售价则为8元/片;专利到期后,修美乐在美国的单价降至1美元,在国内却仍保持8元/片的售价。去年修美乐的全球销售额约17亿美元,而仅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就突破10亿美元,超过了全球其他市场总和。在胡季强看来,“为什么中国有限的医保资金要支付这么高昂的仿制药(及专利过期的原研药)?这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为什么国内仿制药及专利过期的原研药价格偏高呢?胡季强认为目前国内的仿制药及专利过期的原研药市场销售费用和利润均过高是主因。
“中国企业处方药的销售费用占比平均达到50%,作为对比,研发费用平均占比却不到10%。反观国际主流医药企业,销售费用占比通常为15%-25%,研发费用占比在17%-20%之间,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基本持平。”胡季强介绍道,“大量钱都用在销售上,销售上的钱又主要用于医药环境里的各种各样的费用,而这些费用在仿制药以及成熟的药品销售中是不需要的。”
公开资料也显示,中外仿制药企业的财务成本费用结构存在差异。对比恒瑞医药和美国Mylan公司两大标杆性仿制药企业2016年的财务成本费用结构发现,恒瑞医药的销售费用占成本费用的54.0%,而Mylan公司的数据则仅为8.5%;恒瑞医药的利润占销售收入的27.2%,Mylan公司则为6.3%。个例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差别。
胡季强认为,仿制药和专利过期的原研药降价后,让出来的市场空间除了惠及民众以外,还应释放给创新药和民族药,既能满足创新药研发、销售的高成本支出,也有助于民族药的创新发展。“我们现在的医疗体系是以西医为主的,中药普遍被看作是辅助用药,可有可无,所以一限药就限中药,这样就使得中国的民族药发展受到巨大的阻碍。”胡季强相信,如果把市场空间让出来,民族药将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