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教授,暨南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及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所所长。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药传承千百年,但始终未走出国门,为什么?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姚新生在“食药科普大讲堂”上,开讲中医药。他说,中药材到方剂,乃至中药复方制剂,经历了千百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积累沉淀,适合治疗肝炎等慢性疾病。但中药复方制剂要走向世界,必须要按照现代循证医学的理论进行评价,保证临床功效及安全保障的普遍适用性。
中医药适合治疗肝炎等慢性疾病
看中医,医生或为你开出一张方剂。
追根溯源,方剂最早出现在后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著作中记载了中药“方剂”。方剂是传统中医治病的主要手段,传承至今已千百年。
姚新生说,中医看病讲究辨证施治,处方用药,因人、因病及病程进展而异,方剂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是药三分毒,单用一种药材可能偏热或者偏寒,有的安全效果不明显,传统中医师很少单用中药材治病。”姚新生说,中医师通过搭配和加工制作,发挥组方药材之间的相辅、相加和相乘作用,或者相反、相左和相克作用,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搭配和调制方法不同,作用可能发生质的改变。”
中药有用吗?姚新生说,犹如食材到菜肴,再到食文化一样,从中药材到方剂,乃至中药复方制剂,经历了千百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积累沉淀,综合考虑了“有效性”和“安全性”。
其他渠道也可窥见中药的作用。近年来日本销售最好的汉方药物,多来源于传统中药的经典复方制剂。而2010年版的中国药典收载、实际用于疾病防治的药品中,中药成方制剂达到1033种,占了97.2%。
姚新生说,中国的临床实践也证明,传统中医药学特别适合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和老年性、退行性疾病,如肝炎、肾炎、支气管炎、慢性肠炎等。此外,妇女的痛经、月经失调、乳腺增生及儿童疾患、大病初愈者的虚弱现象调理等,均有中医药的用武之地。
说起日本的汉方药,最近一条新闻很能说明问题。说的是日本的小林制药与时俱进瞄准了“雾霾商机”,增产汉方药“清肺汤D U SM O CK”卖给了中国游客。在日经中文网1月16日以“小林制药增产中药卖给中国游客抗雾霾”报道称,“清肺汤D U SM O C K”是一种中药,主要治疗支气管哮喘和呼吸器官功能减弱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 O PD ),它的配方混合了黄芩和桔梗等16种中草药,据称能增加支气管粘膜分泌的气道黏液,方便痰液流出。据悉,“清肺汤DU SM OCK”于2014年9月在日本上市,在日本国内主要是以40~50多岁的吸烟者为主要销售对象,共有两种型号,12袋装的每盒不含税1500日元(约合人民币89.2元),24袋装的每盒不含税2700日元(约合人民币160.5元)。也就是说,在日本,这是一款针对吸烟者的中药。但这种清肺汤现在成了中国游客的最爱。日经中文网称,2016年4~9月,“清肺汤D U SM O C K”的购买者中约20%是外国人。为了获取中国游客的需求,小林制药还将在门店进行大力促销,面向1月底的春节制作专用的店面促销海报。
由于来自中国的旺盛需求,日本小林制药决定增产“清肺汤D U SM O C K”,计划2017年生产约110万包,同比增加30%。小林制药将中药生产外包给了奈良县的专业企业。2017年将通过延长合作工厂的开工时间等应对增产。
部分国家成立组织研究传统中医药
“中药、天然药物历来是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源泉。”姚新生说,包括麻黄素、紫杉醇、青蒿素、吗啡、咖啡因等现代药物,即“西药”,都是从传统药物、传统中药中分离出来或者仿制合成的。
但遗憾的是,与日本汉方药获得中国人追捧相反的是,我国的中药复方制剂产品迄今未能真正走出国门。
为什么?姚新生分析,在西方主流医学社会,现代药物应当是单一化合物,有明确的作用靶点和机制,有足够的纯度。而传统中药却难以“达标”。以中药复方制剂热毒宁为例,它仅由金银花、青蒿和栀子3味中药组成,并去除了许多杂质,但在中药指纹图谱上,这个药物成分依然复杂,现代药物应该解释的问题,却无法在这一药物上得到答案。
但近二三十年来,观念在悄然改变。姚新生说,西药强调药物的作用靶标明确,但有时“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由此引起的“药害”问题频频出现。人们逐渐发现,很多疾病如老年病,甚至肿瘤、艾滋病等均由多因素引起,只采用针对某个单一靶标的西药治疗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国外对中医中药非常感兴趣。”姚新生说,不少国家都兴起了对中医药学等传统医学研究的重新关注。美国FD A在2006年批准了第一个外用植物药—V eregen,开辟了混合物作为药物应用的新时代。尽管中药复方制剂在欧美等国均未取得合法地位,但他们却成立了国际性的研究组织,加强了对传统医药的研究。
姚新生说,中医讲辨证,提倡个性化治疗,而药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时,人们更关注临床功效及安全保障的普遍适用性。“中药复方制剂产品要走出国门,要按照现代循证医学原则提供的临床试验依据,来对传统中药产品的功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对中药产品防治疾病的作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开展科学、有效的研究,并改变现有质量监控方法,确保其功效及安全保障的普遍适用性。”
焦点
广东人爱用中药煲汤,靠谱吗?
姚新生认为,食补强过药补,这是中医长期的观念,也是对的,因为人的亚健康状态是比较容易调整的。“但是我来广东也有10多年,看到什么都拿来煲汤也是非常吃惊。比如现在人们用木棉花煲汤,我不知道到底怎么样,反正我不敢喝,因为我没有看到科学依据。”姚新生表示,中药材煲汤有没有问题,他不敢作评价。“但是当地人习惯了觉得挺好,也是有的。”
屠呦呦获诺奖是中药的胜利?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提取的青蒿素成为了治愈疟疾的良药。事实上,中医典籍只是屠呦呦寻找新型药物的来源之一,而后续方法,她都是现代科学的范式进行。“这项研究还是按照西方创新药物研究理念,并未能充分反映传承千百年、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医药文化特点。”姚新生说。
中药能抗癌吗?姚新生说,癌症晚期病人,将民间传说等作为救命稻草,可以理解,“但并不能肯定中药治癌症的效果。”
采写:南都记者 阳广霞 通讯员 石耀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