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北京市医保药品目录合二为一,社区用药与大医院再无差异,可报销药品可多达4万余种。今日,市人力社保局发布6项医保利好政策,涉及社区就医、居家养老、转诊转院等诸多方面,在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中充分发挥医保调节作用,方便群众就医。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目前,本市医保存在着两类药品目录,其中大医院的药品目录品种包括2510种,称之为“大目录”;而社区药品报销品种仅为1435种,称之为“小目录”。一直以来,药品种类不足成为参保人员不愿去社区就医的原因之一。
就此,市人力社保局呼应民意,决定从12月1日起,本市将统一社区和大医院医保药品报销范围,这意味着大小目录将合二为一,医保患者到社区等基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药品报销范围均与大医院无差异。大医院使用的药品在社区也可以采购、使用和报销,同时,患者就诊时,医疗机构合理使用药品,还不受药品目录中对医院级别的限制,医保均可以按规定予以报销。据悉,医保药品目录中指的是药品通用名,2510种药品实际涉及的药品将超过4万余种。
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药品目录无差异化后,社区就医的利好更加明显。目前,本市参保职工在大医院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70%,而在社区就医这一比例高达90%,这意味着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减轻20%。该负责人给出数据:2015年,本市全年在大医院门诊就医的约1亿人次,每人次医药费用报销约为200元,如在社区医疗机构就医,每次就医就可减少40元的个人负担,若有20%的大医院门诊患者到社区就医,就可节省个人医疗费用负担约8亿元。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之前,大医院和社区医院各有各的招标采购平台,大医院药品价格有一定比率加成,在同一个通用名下最多可有8个品类中标,而社区实行零差率价格,一个通用名下最多只能是3个,客观上,社区药品品类就会少于大医院。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医保药品目录合二为一之后,两个药品招标平台也将统一。
同时,针对不少市民反应的诸如高血压、糠尿病等慢性病最多只能开一个月的药量规定不太方便,昨日,市人力社保局也明确,12月1日起,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这四类慢性疾病患者,符合病情稳定、长期服用同一类药物等条件的,在社区开药,也将可享受一次性两个月的长处方,医保也负责报销。这意味着,对于上述四种慢性病,一次开药量今日就可由以往最大的1个月增至两个月。(北青报记者 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