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电信诈骗套路深:买推销的保健品还能报销医药费
来源:-    浏览:6003   更新时间:2016年09月27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喂,您好,我是保健品公司的客户回访人员……”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客户回访电话,却一步步将接听电话的人带进精心布置的“套路”中。完整的客 户资料、专业的话术、从客服接听到“专家”的亲自问诊,从推销保健品、保健器材到帮助申请扶贫救济金和报销医药费,一通通电话,一份份货到付款的快递,犯 罪团伙多次对浙江、山东、海南等地的多名被害人进行诈骗。  

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检察院审查的两起电信诈骗案件,提请审查逮捕人数达到33人,其中29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批准逮捕。  

拿报销医药费做幌子专骗老年人  

2015年6月开始,湖州的李女士通过电视广告陆续购买了一些药品。一个月后,李女士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养生专家“傅教授”,询问李女士的个 人信息和身体情况,称现有疗效显著的新药推出,保证药到病除。在“教授”的鼓动下,李女士又陆续购买了3万多元的药品。2015年12月底,“傅教授”打 电话给李女士称:因为购买药品的钱已经达到3万元,现在国家有个报销的政策但名额有限,公司过段时间会来当地搞一个宣传活动,只要李女士帮忙宣传就可以得 到这个“珍贵”的报销名额,可以报销一定比例的费用。不过想报销的话需缴纳一定的档案费、审核费、保险费等类似的费用。听说医药费可以报销,李女士觉得真 是捡到大便宜了。于是从今年1月初至5月下旬,她向犯罪嫌疑人郑某陆续支付各种费用,每次2000元至3000元不等。在支付了4万余元人民币之后,李女 士依旧没有拿到所谓的报销款,此时的李女士才意识到这是个骗局,马上打电话报警。  

李女士只是湖州市吴兴区检察院审查的两起电信诈骗案件中其中一名被害人。在这两起案件中,被害人年龄大多超过60周岁,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严重疾病。  

团伙分工明确形成完整链条  

被查获的两起诈骗案件均系团伙作案,内部分工明确。犯罪团伙负责人一般负责整个犯罪团伙的运作、购买客户资料和传授诈骗技巧、统计业绩等;其他人员 分为客服、业务人员、核单审计人员等。客服对购买的客户资料进行“粗加工”,将“潜在客户”分流至业务组,并负责客户与业务组之间的“沟通”;业务员负责 进行电话诈骗,业务员之间往往相互配合,以不同的报销名义诈骗被害人钱财,不同犯罪嫌疑人的相互协作,使得整个诈骗过程连贯、顺利进行,所骗业绩平分;审 单人员负责核对快递单号,以保证正确“发货”至被骗客户以收取诈骗款;团伙负责人联系厂家和快递公司,发出“诈骗包裹”,直至客户签收,待客户将款项交付 快递公司时,诈骗团伙又通过快递物流公司和关联账户将诈骗款流入自己账户。  

 年轻人“误入”诈骗团伙迷失自我  

被查获的33名犯罪嫌疑人中,90后有22人,约占67%,年龄最小的未满18周岁。  

犯罪嫌疑人王某就是其中一员,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当天正是她23岁的生日。2015年11月,她通过网络第三方用工招聘平台看到招聘信息,后通过面 试、培训,开始进入犯罪团伙工作。上岗两个月后她渐渐意识到:自己做的是违法犯罪的事。很多次她想离开这个工作岗位,但又利欲熏心。后来,她想自己只是一 名“打工者”,以此缓解内心的愧疚和不安。提审时,多名犯罪嫌疑人均称通过网络招聘进入诈骗团伙,刚加入时不知情,等到加入发现后,因抵制不了金钱诱惑, 一步步沦为诈骗团伙的一员。最后被抓获时,才如梦初醒,流下了懊悔的眼泪。  

 诈骗小伎俩为何屡得逞  

此类电信诈骗犯罪案件的诈骗手法和犯罪伎俩较为常见,但为何能够屡屡得逞?办案检察官分析,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犯罪嫌疑人“套路实在太深”,他们通 过非法途径获得完整真实的个人资料,减弱了被害人的心理防备;又通过诈骗技巧,利用老年人心理,以保健品为噱头赢取信任,再进一步实施诈骗;犯罪团伙的完 整诈骗链条,让被害人防不胜防。  

“骗子套路虽然深,但是加强防范总能减少上当受骗几率!”办案检察官提醒说:老年人需提高自身防骗意识,无论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以任 何理由要求转账、汇款、索要账号密码,都要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多接触一些社会信息,多掌握一些公安机关、媒体发布的防骗技巧;在遇到可疑情 况时,及时联系家人和有关部门进行核实,或拨打110报警。亲人、家属也应多与老年人沟通交流,关心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防止老年人在问药求医的过程 中被骗。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