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科技创新引擎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来源:-    浏览:2218   更新时间:2016年09月06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中医药为什么要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

贯彻和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

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的良好时机。

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是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现实需要,是保持我国领先地位的现实需要,是助推经济动能转换的现实需要。

中医药如何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

发挥科技创新在中医药振兴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围绕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推进。

坚持中医药科技创新面向人民健康需求的导向。

加强产业转型、促进成果转化、构建创新体系、培养领军人才、加强科学普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策规划

作为一场国内中医药界的顶级学术会议,每年的中医科学大会一定程度上都被看成中医药发展的风向标,而其中最受关注的便是大会的主旨报告。9月5日上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作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题为《发动科技创新的引擎,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主旨报告。

闫树江指出,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之际,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惠州开幕,必将对促进中医药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本届中医科学大会的主旨报告关注哪些内容,又释放出哪些前沿信号?

南方日报记者梳理发现,“科技创新”成为本届报告的主关键词,贯穿始终。报告明确提出,通过发动科技创新引擎,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并系统回答了中医药为什么要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以及中医药如何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两大问题。

南方日报记者 徐乐乐 罗锐

全面创新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主导作用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准确把握形势,进一步增强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紧迫感。”报告指出,要贯彻落实好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把中医药科技创新摆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核心位置,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更好的科技创新成果。

报告还详细分析了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迎来的新机遇。当前,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广泛渗透到中医药领域,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间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让学界更加认同中医药、发展中医药,“抓住了就是机遇”。

报告提出,要适应这一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中医药全面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系统连续的覆盖生命全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何为治未病?“疾病有很明确的诊断标准,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不能诊断为疾病,但身体发出 不和谐 的信号,说明人们处于疾病前的状态,这时候就要干预和防控,这就是治未病。”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如是阐述。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谷晓红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未来十几年,慢性病在中国将出现“井喷式”爆发。这些慢性病大多数是可以预防或早期干预的。必须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将“末端治理”变为“源头治理”。

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

2015年,中国中医药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教授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其研究成果来自于葛洪著作《肘后备急方》所著制作工艺。这一伟大成果在本届大会上被广泛引述和讨论。

闫树江说,要善于从中医药中发掘灵感和成果,任何一个重大的科技成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有屠呦呦团队在研发青蒿素中表现出来的安下心来、勇攀高峰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医药更好地贯彻青蒿素精神。

报 告指出,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是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既面对着发达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问题,也面对着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卫生与健康 发展问题,同时要看到,现代科技的发展,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适应新需求,开展新实践,形成新特色新优势。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认为,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能产生原创成果。中医药学从来不是封闭的,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

报 告指出,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既是保持我国领先地位的现实需要,也是助推经济动能转换的现实需要。特别是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奖,国际医学界和医药界都 把医药发展的眼光投向了中医药,这既是对我国中医药发展的重大机遇,也对我国发展中医药形成了倒逼优势,“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 略被动,丢失发展先机,我们要做出更多原创发现,取得更多原创成果,始终掌握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战略主动和领先地位。”

同时, 当前,无论是升级传统的中医药产业,还是发展新兴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业,都需要科技创新引领推动,“我们必须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创新服务模式,创 新融合途径,不断增加中医药健康服务供给,产出更多更好能够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的产品和技术,提升中医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显示度。”

围绕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推进

针 对中医药如何走科技创新之路,报告提出,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中医药振兴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中医药创新的各项工作目标就是要围绕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推 进,发动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引擎,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把中医药打造为普及健康生活的重要力量,作为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功能。

其 中,要把坚持中医药科技创新面向人民健康需求的导向作为中医药创新重点。报告也提出了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理论创新,加大对中医普及、传统知识和诊疗技 术的保护和抢救,加快编撰中国医藏,建立相关数据平台,系统传承历代医学流派,不断吸取现代科技的先进成果,阐发理论内涵,研究关键问题,为现代医学的发 展提供理念和哲学思维的借鉴,为解决世界医学难题提供技术方法和思路。

同时,要用现代化的语言准确表述中医药认知生命的内在 规律,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促进中医药与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多领域的技术融合,在突破疾病、风险预测预警等关键基础上下工 夫,在提高中医药的诊治水平上下工夫,提升中医药在生命长周期、健康全过程的技术保障能力。

“互联网+中医”构建产业新业态

中医药产业发展也是本次大会关注焦点。

报 告强调,要加快推进中医药种植养殖等相关中医药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关,形成以中药资源为核心的大成果、大品种、大产业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新格局,同时加大对中 医药诊断设备、治疗设备和康复设备的研发,加强服务创新,要推进“互联网+中医”,开发中医数字化和远程医疗技术,推进中医药社会服务的网络化、定制化, 推动中医药与养老、旅游、文化等行业的融合,创新融合途径,创新发展模式,构筑发展新业态。

记者日前走访广东省中医院了解 到,该院联合康美药业推出的全国首个“智慧药房”已开始运行。医院通过智慧药房的系统,将患者的电子处方发送至康美,由康美完成药品的调配、中药煎煮与配 送,“患者以前在医院繁杂的取药过程,以及回家后煎药的麻烦,可直接简化成收快递一样简便,只要在网上选择“智慧药房”的中药代煎和配送服务,即可坐等送 药上门。”“智慧药房”的运用正是“互联网+中医”的生动体现。

策划/统筹:陶然 黄沁 曲广宁

唤醒沉睡在实验室的成果

本次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介绍的中西融合治疗白血病的科技成果引起极大的关注。闫树江结合这一案例指出,要促进成果转化,实现科技创新同市场需求对接,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前沿性的类似青蒿素这样的科技成果。

对此,报告指出,充分发挥中医药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建设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中医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打破围墙,组建联盟,协同创新,实现优势互补、协作共赢,打造一批一流学科,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同时,要培养领军人才,加强科学普及。大力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把培育中医药领军人才摆在突出的位置;要用人民群众听得懂、学得会、传得开的方式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

据闫树江透露,国家中医药局正在结合贯彻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会同编制相关规划,对“十三五”时期 的科技创新进行系统谋划和设计。目前,相关专项规划编制进展顺利,已形成初稿,并充分征求了中医药系统的意见,下一步将尽快启动实施一批科研项目。

报 告指出,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策规划,要遵循中医药自身特点和规律,完善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措施,创新中医药科研评价方法,更加注重同行评价,注重临床效果 评价,建立健全第三方科技评价机制,形成适合中医药自身发展的评价体系。同时,探索新的机制,全面总结青蒿素发现的经验,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集中力量干大事的新机制。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