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翁、一小童、一药斗、一戥称,一副医匾、一方脉枕、一排毫针、一捧药香,一望、一闻、一问、一脉,三两句点破、十来剂药包。这大概是人们印象中最常见也最传统的中医药场景。
如今,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一股产业升级的春潮正在萌发、涌动。
中医师们工作的地点不光在诊所,还可能在实验室;药材交易也不一定在集贸市场,而可能在网络;医院不仅储存中药,还储存生物样本……在这背后,是传统医药这个传承千年的古老行当,在西医的挑战和冲击下,在现代科技的促进下,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再次生机勃发。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王彪
千山走遍摸清中药家底,广东道地药材受保护
青海省海西州,一望无际的荒漠戈壁上,大片绿叶红果的枸杞林分外醒目。方圆300平方公里无污染,光、热、水、土条件独特,孕育出状似红宝石的柴达木枸杞。由于需求持续攀升,这里的枸杞种植面积已达40万亩。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的举办地,罗浮山下正规划建设两个万亩中草药种植基地,牵手中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河北安国中药材市场,积极寻求产业崛起之路,以重现昔日岭南“洞天药市”的盛景。
近年来,国内外中医药的需求持续旺盛,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然而,中药的整体质量却难言令人满意。
“目前中药最大的问题是品质难有保证,比如有些药材需要种3年才有药效,但是很多只一年就对外销售。”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潘超美教授忧心忡忡地表示,更严重的是,部分种植园地还可能存在重金属或农药残留问题。
作为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广东试点的技术总负责,潘超美教授和她的团队正为中药资源普查来回奔波、跋山涉水。潘超美表示,广东省的野外普查工作将在2016年结束,之后还将建立中草药标本库、中药普查网站和中药监测体系。
2016年8月初,《广东省岭南中药材保护条例(草案)》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根据这份条例,广东将对具有道地特征的化橘红、广陈皮、阳春砂、广藿 香、巴戟天、沉香、广佛手、何首乌等八种中药材实行动态保护,重点建设优质岭南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基地。
“中药材种植基地要向新型的更高标准和要求发展。”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养殖专委会理事长王卫权表示,药材质量要得到根本好转,种植基地必须自觉遵守药材种植的标准及规范,严格管控种植质量,同时要加强政府部门监控的力度,把监控的前端延伸到产地源头。
斑马鱼上探究膏方奥秘,中药标准化建设待加速
中医药产业要升级,药材是前提,但中药产品的推陈出新才是关键。
2002年,奔赴上海跟随“膏方圣手”、国医大师颜德馨学习一年之后,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将膏方带回广东。慢性病用膏方可以稳定病症,健康人在冬春 吃上一两个月可以未病先防,岭南膏方节也从2015年开始在广东落地生根。由于服用方便,很多市民还将膏方带到海外求学的孩子。
杨志敏并未将膏方停留在临床的“有效”上,而是组织力量探究其之所以有效的奥秘。作为常见的热带鱼,斑马鱼和人类基因有着高度同源性。省中医院的研究人员 利用斑马鱼的这一特性,对其进行膏方动物实验,发现在抗衰老和免疫调节方面作用明显,杨志敏说,她的学生会将这项研究继续下去。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建南,有着在新药研发方面30多年的工作经验,说到目前的中药产品研发,他高兴,又有些困惑。
“从1995年国家倡导中医药现代化到现在,由于屠呦呦的获奖,中医药行业里大家都很兴奋,” 陈建南说,目前各方面对中医药研发的支持和期望都很高,但据他了解,最近十年左右,除了改良药品之外,每年全国批准的中医药新药只有十多种,少有令人耳目 一新的新产品问世,大多都是依靠推出多年的老品种维持。
除了原创新不足之外,陈建南也强调好药材的重要性。他表示,中药成品的质量不佳与优质产品不能得到突出有关系,由于不论质量好坏都实行统一价格,生产厂家 为了压低成本就会选择符合现有标准但质量普通的药材,高质量的中药材没有市场,就往往流向海外,生产的产品最终打上国外的标签,很多又被国内消费者以较高 的价格买回。
据悉,国家发改委将对中药标准化项目投入经费7.37亿元。根据项目规划,我国60种大品种中成药和100种临床常用中药饮片有望于2018年实现全程质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现行中药质量标准一般是参照西药质量标准确定,这种通过个别有效成分判定质量状况的标准,对中药质控效果不佳,亟待建立符合中药自身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
中医院保存“生物样本”,惠州挖掘葛洪医药
当“互联网”邂逅中医药能发生什么?河北省安国“千年药都”或许可以提供参考。
2016年3月,数字本草公共服务平台在天津宣布上线。该平台以安国数字中药都实体交易市场为依托,提供中药材电子交易、中药材第三方检测和全程追溯三大 核心服务,从中药产业链的第一源点,实现基地种植、药材收储、价格管控、标准化加工、金融服务等复合功能的融合贯通。
当河北安国为借助一个产业推动多个中医药关联产业发展,广东则将现代生物科技与中医药传统结合,探索中医药作为精准医学的新路径。
2013年,广东省中医院成立中医药系统首家生物资源中心,3年后的2016年8月,该院又吸引全国首个“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样本库分中 心”落户。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肿瘤病人为例,过去在医院采集的病理标本仅有一小部分用于检测,其余部分难以长期保存,被作为医疗废弃物统一销毁,有了生物 银行后,就可以将其储存起来,同时还记录相关信息,当样本达到一定数量时,经过分析整理,对早期诊断、个性化治疗、预测疾病提供依据。
这一项目的建立,不仅符合《纲要》提出的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的内容,更与传统中医药“治未病”有着内在的相通。葛洪在《抱朴子极言》中引《仙经》云“养生以不伤为本”,并认为“此要言也”
除了健康服务之外,《纲要》对中医药文化也有明确内容: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宣传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和理念,加强中医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等机构文化建设,塑造中医药行业特有的人文环境。
对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举办地广东惠州而言,借着大会召开的东风,一系列与葛洪,与中医药相关的项目进入密集建设阶段,从珍稀植物观光园到葛洪博物馆,将陆续与市民见面。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局长王国强表示,要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实施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提升工程。促进中医药与文化产业有效融合,提供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