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 2016年,我省各市州牢牢把握振兴发展的正确方向,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深化转型升级,科学务实、锐意进取,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承担起新 使命,努力开创新一轮发展的良好局面。近日,本报执行社长刘卫民一行深入各地采访。今起,本报推出特别策划——“深化转型创新 加快发展"十三五"”高端访谈,见证我省各地发展进程。
7月,盛夏的热情一如洋溢在通化市委书记金育辉脸上的自信,“如今的通化,初步实现"无中生有",通丹经济带已经打开向南开放的新通道、新窗口;未来的通化,将在开放中创新,重点下好"有中生新"这盘棋,发展创新,加快打造国际医药健康名城。”金育辉说。
发展进程
7月14日,通丹经济带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丹东举行,通化市建设向南开放窗口正式启动,通化市接轨省域、接轨国内、接轨国际的大开放格局初步形成,通化市将积极对接辽宁沿海经济带、京津冀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引领提升吉林东部地区整体开放水平。
7月16日,通化东宝(600867,股吧)集团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东宝集团是我国医药产业的一面旗帜,填补了国内空白、破解了世界难题,代表了我国医药产业的领先水平。东宝集团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吹响了向世界生物制药巅峰攀登的号角,也标志着通化向大健康产业发展、打造国际医药健康名城迈出了新的步伐。
言论集锦
●2016年,“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作为我国最东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现陆海联通互动的重要联接带,作为代表着我国高新医药产业先进水平的高地,通化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舞台。
●当前,通化正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全面贯彻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三个五”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妥善处理“五个关系”,扎实推进“六个一”发展布局,着力打造“七个通化”。
●未来,通化将深化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在通化医药高新区发展、城市建设管理和向南开放窗口建设上求突破,加快把通化建设成为吉林省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东北东部中心城市和国际医药健康名城。——金育辉
联动发展
打通面向东北亚开放新通道
近日,本报执行社长刘卫民在通化采访了通化市委书记金育辉。说起通化的今天与未来,金育辉信心满满。
刘卫民:省委、省政府把我省向南开放的窗口选择在通化,通过通丹经济带的建设,通化将成为我省“借港出海”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新平台,这将给通化带来哪些变化?
金育辉:作为吉林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衔接区,我国最东端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现陆海联通互动的重要联接带,沿边近海是通化发展最大的潜力、最大的优势,加快推进借港出海大通道建设,着力打造开放通化。
大通道大命脉陆海联通的东北经济新增长极
7月16日,通化、丹东就推进通丹经济带建设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与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书, 建立长期战略和经济合作关系,打造开放通化的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未来,吉林省将利用丹东港、对接环渤海为主线,打造向南开放窗口。通过推进基础设施互联 互通,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吉林省将推动与丹东港、吉林省中部内陆开放高地、长吉图先导区联动发展,实现与环渤海、京津冀协调发展,将吉林省南部的通化 市,建成吉林向南开放的新通道、新平台、新窗口。
“交通通道特别是出海大通道,是我们对接一带一路、加快经济发展的命脉。”通化市委书记金育辉说,打通向南开放的通道,将大大缩短运输时间、降低物流成本。从通化直达丹东港的铁路运距比至营口港(600317,股吧)缩短207公里,比至大连港(601880,股吧)缩短508公里,分别节省运距2/5和2/3。2017年开始,通化至沈阳、通化至丹东、通化至集安快速铁路和通化至四平客运专线将陆续开工建设,通化至靖宇、通化至集安、辉南至白山、辉南至梅河口、集安至本溪、吉沈高速连接线等高速公路建设也将全线提速,届时通化市将作为东北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承担起更多的辐射带动作用。
以通化市为重要节点,打造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新窗口,有利于促进形成东北东部经济带,推动东北地区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和绿色转型发展,通化将成为陆海联通的东北经济新增长极。
“通丹+N”模式合力推进鸭绿江国际经济合作带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平等诚信、优势组合、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是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与丹东港集团秉持的发展理念和基本原则。双方以丹东港为战略支撑, 以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为合作平台,以跨区域物流、临港经济、外向型产业、国际旅游等为重点合作领域,践行合力推动吉林省向南开放窗口建设,促进通丹经济带和东北东部地区加快开发开放。
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后,通化和丹东两市将按照资源共享、合作发展、互利互赢原则,加快推进通丹经济带建设,将其打造成东北东部经济带的重要支撑和东北经济 新的增长极。下一步,通化将以通丹经济带建设为核心,采取“通丹+N”模式,着力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力打造对外开放平台,着力发展外向型产业。
通化将加快建设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港务区规划面积79.65平方公里,由主导发展区域和侧翼发展区域组成。今年谋划实施重点项目15个,总投资53亿 元,计划完成年度投资20亿元以上,到年底可实现通关运营的目标,初步形成以产兴港、以港带城、城港融合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化国际内陆港将全面 对接丹东港,实现“港口内移、就地办单、多式联运”,合力推进鸭绿江国际经济合作带核心区建设,主动融入中韩自贸区建设,加强与中蒙俄经济走廊等东北亚地区合作,力争将通化、丹东两市打造成对韩、对朝的经贸合作、跨境及边境旅游的重要节点城市。同时,双方将共同推进旅游一体化,组建旅游发展战略联盟,推行“鸭绿江旅游一卡通”,构建无障碍旅游区,推进大长白山(603099,股吧)旅游圈和鸭绿江黄金旅游带建设。
产业升级
着力打造国际医药健康名城
刘卫民:通化有着全国著名的医药高新区,在医药产业方面有着雄厚基础,如何依托这一优势打造国际医药健康名城?
金育辉:我们目前扎实做好“有中生新”“无中生有”文章,对现有的医药、食品、旅游等支柱和优势产业进行有效整合、提升和重构,通过构建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和全品牌文化链,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在巩固和扩大“药”的基础上,补上“医”的短板,拓展旅游、养生等新的优势,加快把通化打造成为独具竞争优势和鲜明地域特色的国际医药健康名城。
四个全国第一医药(600833,股吧)产业优势明显
国家级现代中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孵化基地,长白山中药材基地,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医药产业示范基地, 中国中医药展览交易基地……通化医药产业有着深厚的历史,通化医药高新区是全国目前仅有的两个以医药冠名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而且通化医药产业集群被评为 全国百佳产业集群。
通化在全国医药界始终保持着遥遥领先:制药企业数量全国地级市第一,形成了医药产业集群;上市制药企业数量全国地级 市第一,形成了明显的品牌优势;国家级医药技术中心数量全国地级市第一,形成了较强的产业创新能力;制药企业销售人员数量全国地级市第一,形成了稳固的市 场营销网络。
加快发展“十三五”,通化市更注重医药产业的后劲培育。东宝人血清白蛋白、集安石墨高科技产业园、辉南德商药业中成药、柳河紫鑫药业(002118,股吧)异地新建等项目稳步推进,通化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形成更高规模。
在人才培养方面,通化与知名大专院校联合办学,并引进高级人才,先后培养了4000多名医药专业人才,引进留学归国和研究员、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60多人,目前正依托天津中医药大学和通化医药高新区院士工作站,筹办双导师制硕士研究生班,专门培养医药企业高级管理和高层次研发人才。
“四突出 五转变”打造国际医药健康名城
通化市紧紧围绕“六个一”发展布局,加快推进医药健康领域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进程。目前,修正医药科技产业园、龙溪健康养生谷等一批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 东宝120万瓶人血白蛋白、天实5000万瓶大容量注射剂、金马异地新建等项目已建设投产;紫鑫药业改扩建、林蛙抗菌肽系列产品产业化、40亿片感通片生 产线建设、益盛人参化妆品等重大产业项目正快速推进;快大人参交易市场已投入使用,“9251”买药网、吉林省人参电子交易平台等电商平台已上线运营,国 富人参交易中心已获得省政府批准建设。
如何巩固和扩大“药”的基础,补齐“医”的短板?通化将着力抓好“四个突出”,推动实现“五个转 变”。突出以研育产,建设中医药产业高地;突出以药促诊,建设特色医疗基地;突出以保辅医,建设养生养老福地;突出以文涵游,建设健康旅游胜地。从“中药 强市”向“综合性医药强市”转变,从“国内重要的医药基地”向“国际知名医药基地”转变,从“医药产业城市”向“医药创新城市转变”,从“医药生产城市” 向“医药健康服务城市”转变,从“国家级医药城”向“世界级医药健康城”转变。到2020年,通化市医药健康产业整体经济规模力争比2015年翻一番,力 争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5%左右,初步建成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医药健康名城。
同时,通化市构建崭新的健康产业格局,先后引进了投资100亿元的上海万峰集团健康小镇项目,投资10亿元的广州恒大集团人参产业园项目,投资10亿元的北京启明创科创业投资中心东宝药业人胰岛素四期生产基地项目,投资6亿元的上海安睿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组人血白蛋白项目等,为通化打造国际医药健康名城提供了有力支撑。
绿色转型
发展大健康产业创建生态文明城市
刘卫民:通化是山美水美的宜居城市,在绿色转型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金育辉:按照绿色、低碳、循环的要求,突出发展大健康产业,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绿色转型发展 做强做大三大支柱产业
通化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全市森林覆盖率67.27%,素有“绿色立体资源宝库”之美誉,先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中国区环境规划优秀示范城市等荣誉,2014年9月获得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药济天下,酒香万家。”通化是中国医药(600056,股吧)城、葡萄酒城和中国中药之乡、人参之乡、优质大米之乡、滑雪之乡。发展旅游业有条件、有前景,发展养生养老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大健康产业既有良好基础又有广阔空间。
构建大健康产业体系,通化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健康+养生、健康+服务、健康+旅游”等“健康+N”产业发展模式,利用移动互联网、 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重新梳理发展理念,对现有支柱和优势产业进行整合、提升和重构,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发展大健康产业,做强 现代中药,做优生物制药,做大化学制药,促进医药工业、医药商业与流通、医药包装、医疗器械、医疗与健康服务协调发展。
发挥传统优势的 同时,也要厚植新优势。建设绿色通化,做好绿色转型发展,通化将重点下好“有中生新”这盘棋,做大做强医药健康、食品、旅游三大支柱产业。打造现代医药健 康产业方面,通化将加快建立集新药研发、中成药生产、中药材基地种苗繁育、医药流通服务、医药人才培育和医药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现代医药产业体系。同时,按 照“市场导向、企业主体、科技支撑、突出特色”的原则,通化大力发展人参、葡萄酒产业,促进特色保健品和绿色食品系列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大幅提高经济绿 色化程度,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实现新突破。
整合旅游资源 打造东北亚旅游避暑胜地
山清水秀,山奇水美。坐落在长白山脚下,拥有鸭绿江、高句丽古迹、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等世界级旅游资源,通化无法复制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国内外游客。今年,通化提出“全域化旅游、全体验旅游、全链条旅游、全天候旅游、全媒体营销、全程化服务”的新要求,依托“春览杜鹃、 夏游绿江、秋赏红叶、冬戏冰雪”四季旅游节庆活动,发展集安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辉南龙湾火山口湖群等特色旅游业,加快整合旅游资源,实施旅游产业集群 化、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努力打造吉林生态文化旅游第二极、东北地区旅游集散地和东北亚国际重要旅游目的地。
通化的旅游资源整合提升后,越来越多的旅游项目将趋于国际化,为了做好旅游配套服务,通化同时推动服务业提速发展,把服务业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打 好服务业发展攻坚战,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水平提升,着力构建与一二产业发展相配套、与旅游产业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通化将实施“互联网+服务 业”,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在服务业中的应用,重点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冬天,去海南 猫冬成为国内游客的选择,海南甚至是东北亚很多国家游客冬季旅游的首选。通化的旅游业整合提升以后,将成为东北亚的夏季避暑胜地,"冬天去三亚,夏天来通 化"将成为旅游的首选。”发展中的通化,已经打通向南开放的窗口,国际化医药健康城初具雏形,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对通化的未来发展宏图,通化市委书记金 育辉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