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留籍、河北生产。京冀合作共建共管的首个专业化产业园——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加速建设,目前已吸引40多家北京药企落户 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沧州分公司项目建设现场。 祖天林摄
河北日报记者刘清波、戴绍志 通讯员 祖天林
去年1月19日,北京市经信委和河北省工信厅共同签订京冀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框架合作协议,共建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22家北京医药企业签约落户园区。这是河北省首次承接北京企业集体转移,也是京冀合作共建共管的首个专业化产业园。
一年多过去了,这个产业园建设进展如何呢?
组建共建共管利益共同体,落户的北京药企已达40多家
3月的渤海之滨乍暖还寒,但位于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内,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目前新工厂的生产设备已经安装完毕,我们正在进行车间外装修,今年4月份就能达到试生产条件,预计年底前通过GMP认证后将正式投产。”3月3日,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项目组工程师贾丽荣告诉笔者。
目前在产业园内,像北陆药业这样已经开工建设的药企有15家。加上已经签约的项目,落户产业园的北京药企已达40多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虽然有一些北京企业搬迁至我省,但都是以个体的方式进行,类似这样行业内数十家企业集体落户河北还是第一次。
不过,这样的组团式落户来得并不容易。“北京企业大都有‘恋京情结’,我们以往的招商效果都不理想。”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二局局长沈玉堃坦言。
其实,北京企业也有自己的困惑。
贾丽荣告诉笔者,药企的药批文号存在管辖问题。如果单独到河北建厂,必须重新报批,一般情况下要好几年,这就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麻烦,同时还会失去“北京药”的品牌效应和部分首都市场。
但是,近年来北京医药产业受到环境、资源、土地等因素的限制,已成为亟待疏解的产业之一。北京市有关部门也规定北京的原料药厂只允许生产至2017年底,原料药厂向外迁移已成为北京药企迫在眉睫的选择。
京津冀协同发展,让一切发生了改变。去年1月,北京市经信委与河北省工信厅签署京冀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框架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产业园将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思路建设,组建利益共同体,让入园企业保留“北京身份”的政策创新征得国家有关部门初步同意。
解决了这一难题,产业园迅速得到北京药企的积极响应。春风、万生、协和等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重点企业纷纷签约落户产业园。在渤海岸边,一个占地15平方公里的新兴医药产业城正加速崛起。
杜绝简单平移式搬迁,转移企业实现环保等方面高标准入驻
“光是环保一项,我们就投入5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在项目建设现场,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沧州分公司工程部项目经理刘春鹤告诉笔者,车间搬迁至沧州,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生产转移,而是一次转型升级的机会。
除了建设原料药车间,万生药业还将在此建设研发中心和质检中心。
事实上,在产业园区建设之际,就有许多人质疑,大量药企搬迁,会不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对此,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完全可以打消这方面的疑问。”
据介绍,开发区特别规定,转移企业要高标准入驻,杜绝简单平移式搬迁。入驻企业转移时要进行设备、技术、产品、产业升级,确保企业产品实现高品质、高科技和高附加值。
首 批签约入驻的22家企业中,有16家高新技术企业和4家上市公司。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技术实力强、发展前景好,对环保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而同时,沧州临 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开发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具备了先进的工业蒸汽、工业气体供应及危险废物 处理能力。
“由于医药企业产生的废物处理难度较大,开发区建设了我省唯一一家危废处理中心——法国威立雅危废处理项目,处理废物种类达30多种,年处理能力达6.3万吨。”上述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完全可以满足生物医药企业的危废处理。
此前,北京市政府相关领导也表示,此次搬迁不是北京生物医药生产能力的简单平移,而是将高端的产业、优秀的企业、顶尖的技术和产品拿到河北来,与河北一道打破体制机制的藩篱,实现创新资源、产业体系、比较优势的协同,探索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产业园将成为北京企业新药落地转化新平台
3月2日,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相关负责人走访了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管委会商讨共建医药产学研基地的事宜。
在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看来,由于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开发区的产业聚集力和人才吸引力越来越大。他预计,40多家药企全部建成后,将创造6000—7000个就业机会。
一个产业园让京冀两地收获多重“利好”,这是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对产业园的评价。
张贵认为,对于北京,这个产业园既促进了产业疏解,又完善了生物医药产业链;对于渤海新区,一批北京企业入驻带动了园区产业升级和就业;对于入驻企业,将拥有更大的生产空间和更低的生产成本。
在业内人士看来,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确定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将成为北京企业新药落地转化的新平台,以及规模化生产的重要承载空间。依托两地产业资源禀赋优势,京冀两地将共同构筑高精尖产业结构,实现双赢。
沈玉堃表示,“我们了解到目前北京医药生产企业有200多家,其中有搬迁需求的近百家,未来我们将争取把那些潜在的优质客户吸引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