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分级诊疗要让患者跟着医药走
来源:-    浏览:735   更新时间:2015年11月18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本报昨日报道,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当前医改的重点。然而,国家卫计委近日公布的《2014年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占比从2013年的59.1%下降到57.4%。另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近八成市民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开药”,对社区医院“药品 种类”方面的满意评价最低。

一方面,分级诊疗在多地开展得火热,且不少地方实施的时间已不短;另一方面,全国基层卫生机构的门诊量不升反降,患者舍近求远到大医院看病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两相对比,改革的艰难可见一斑。需要反思的是,为何会出现如此现象?

梳理各地推行分级诊疗的措施不难看出,分级诊疗围绕患者做工作的多,在医药方面下功夫的少。比如拉大报销比例、将大医院的号源分配给基层医生、为基层患者开辟绿色通道等。此外,不少地方还出台硬性措施,规定除急诊和特殊情况外,患者必须首诊在基层等。

这些措施当然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要看到,患者跟着医药走,是一个难以通过外力改变的固有习惯和客观规律,名医大多集中在大医院,好 药也只有在大医院才开得到、开得齐,患者怎么会心甘情愿在基层就诊?健康不能用钱来衡量,更不可能将就,一味使用经济杠杆,相信多数患者宁愿多花钱,也要 获得更优质的诊疗服务和更齐全的用药。

当名医不再是大医院所独有,药品不再是大医院才齐全,基层医院同样具备患者最看重的基本要素,即使没有硬性规定或经济杠杆,患者自然也会跟着医疗资 源走。尽管基层医院不可能完全具备大医院的人才结构和药品目录,但至少要满足小病和慢性病的看病要求,若这些基本要求不满足,只针对患者做工作,只会事倍 功半。由此看来,分级诊疗将精力集中在患者身上并不可取,让好医好药下基层,才是最重要的工作。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