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医患矛盾“症结”在于医药制度“畸形”
来源:-    浏览:732   更新时间:2015年08月03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自古以来,医者都是让人敬重的,救死扶伤,是对生命,更是对人格的尊重。可近些年来,我国的医患矛盾越来越复杂,医生在极力撇责任,病人却对医德大加质疑,医患之间的不信任就像一座坚不可摧的防护墙,将医与患隔开了万水千山。为什么医生会从原来的“白衣天使”变成了现在的“白眼狼”?患者对医生的情绪怎就如此大?笔者认为,这与我国的医药制度有着直接关系,虽说医者父母心,可在物质诱惑面前,许多医者会妥协。所以,要想彻底改善医患关系,就必须彻底改革医药制度,让医与利分开,让医者的业界良心早日回归。

制度改革要人性化。在我国,绝大部分医生的经济收入都与药品挂钩。也正是如此,医生想挣钱的话,只要在药上“下功夫”就可以了。具有同样效果的两种药价格能差出十几倍,本来十几块能治好的病医生却开了好几百,而医生的“聪明”之处还在于患者需要的药只此一家、别无他处,这样才能保证医生的腰包鼓起来。想要彻底改变这种“畸形”的运作模式,制度改革就要人性化,提高医生待遇,将医与利彻底分开,让医者将心思放在为患者服务上,而不是为酬劳精打细算。只有人性化的制度改革,才能让医者安心,让患者放心,才能还原医德的本来面目。

医药改革要平民化。虽然我国一直在进行医药改革,降低药品价格、改善医保制度,越来越多的惠民政策走向基层,可这些“好处”,最终真的都到百姓的手中了吗?医院越来越“豪华”,医生越来越“气粗”,可老百姓得了病仍然要“拼命”。我国是人口大国,医疗资源分布极度不平衡,此时我们能做到的,就是让医药不再成为“奢侈品”。规范医药标准,明确药品价格,宣传养生常识,要百姓与药品近些再远些,让人们生病时吃得起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健身体,尽量离药远一些。

 

药品监察要严格化。药,能救人也能害人。在生产上,要严格对厂家的监管,保证药品质量,坚决杜绝不合规的药品流入市场。在销售上减少销售环节,建立厂家与医院间的直接关系,鼓励效果好、价格低的药品引领市场。除了对药品质量的严格把关,对药品价格的关注也不能松懈,尤其是特殊药品。许多癌症患者需要长期吃药,但药品的超高价格让他们倾家荡产也吃不起,虽然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了补助,但抗癌药对于多数人来说,仍十分“奢侈”。因此,为了让医生更有担当,让患者多些信任,改革医药制度、严格药品监察势在必行。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