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昨日召开专题会议,部署中医药发展规划 3年内,镇级卫生机构都有国医堂
5月13日,威海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28名省市级名中医受表彰,温泉医院等3家镇卫生院被确定为“省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今年威海中医优势病种支付将由目前的7种,再增加10种。力争用3年时间,威海所有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都要建成标准的“国医堂”,方便市民看中医。威海晚报记者 赵平平 通讯员 毕晓丹
威海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
当日上午,市卫计委表彰了28名省市级优秀名中医。其中,文登整骨医院的孙文学获得“山东名老中医”称号,环翠区温泉镇河西中心卫生室张云政、环翠区孙家疃街道沙窝社区卫生服务站于秀芹等11人获得“山东基层名中医”称号,威海市中医院姜义明、姜春壮、李霞等15名医生获得“威海市名中医药专家”称号。
随着威海深入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威海中医专业特色医院数量也在增多。环翠区温泉医院等3家镇卫生院被确定为“省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威海累计达到13家;环翠区竹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确定为“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威海累计达到7个。
截至目前,威海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3.7%的镇卫生院、91.2%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95.6%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威海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量占总服务量的比例达到37%。
中医优势病种或再增10个 为鼓励中医疗法发展,去年年底,威海实行了中医优势病种收费方式改革,即医疗机构选择部分中医优势病种,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以病种为计价单位向患者收取费用,试点病种的收费标准包括患者从诊断入院到按治疗标准出院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除此之外不再另行收费。
截止去年底,威海试点单位运用7个优势病种诊疗技术,共治疗患者1269例,同比增加了231例;患者平均节约费用支出8293元,节省住 院天数20天;医保基金节约支出约466万元,取得了“患者得实惠、医院得发展、医生得鼓励、医保基金得节省、政府得民心”的共赢效果。
今年在充分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医保病人实行中医优势病种定价收费,7个优势病种定价在1.4万元到1.8万元之间。同时将跟骨骨折、 锁骨骨折等7个中医优势病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额结算范围,在城镇职工范围内实现了中医优势病种就医“零付费”,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个人定额内负担40%。 市卫计委工作人员说,简单理解就是,如果花费在1.8万元之内的城镇职工可免费治疗,城镇居民则只要承担40%的医疗费用。
除了目前已经确定的优势病种,今年威海要在去年试点的7个病种基础上,增加试点病种,继续筛选7到10个病种纳入改革试点。同时建立起相应 的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并协调医保部门将遴选出的中医优势病种一并纳入定额结算制度。市中医院和文登整骨医院要牵头做好优势病种的遴选工作,预计将在6月 底完成。
3年内卫生院将设国医堂
据了解,今年是威海实现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目标的最后一年,年内要完成10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目标。
为了将中医诊治扎根基层,今年威海将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国医堂)建设,推广中医药综合服务模式,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国医堂,带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今年威海所有中心卫生院必须全部建成国医堂,力争用3年时间,威海所有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都要建成标准的国医堂。
此外,威海还将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探索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推动中医药向家庭、社区和养老延伸;深入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逐步构建“未病-养生、欲病-防治、慢病-管理”一体化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