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
来源:-    浏览:1130   更新时间:2013年05月21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一如既往,2012年12月31日24点的时钟即将敲响,不管是否有“末日论”的纷纷扰扰;一如既往,2013年1月1日0点的时钟也将准时敲响,不管新的一年会有多少彩虹、荆棘……但无论如何,起于“十二五”规划实施,带来众多中药企业“扎堆”大健康的2012年,都将在中医药的历史上留下或多或少的一笔。这一年的中医药事业,有给力的欢愉,有碰撞的火花,有探索的思考,有突破的振奋……难忘2012。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   继2011年发布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明确要加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传承、治未病、优势诊疗技术等研究,促进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发挥和推进中西医融合发展后,《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相继于2012年出台。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建立起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实现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使中医药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专门就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给予论述,明确了进一步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开展重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与研究、积极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等一系列目标。   点评:上述一系列“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为中医药事业提供了更为强大的政策支持,明确了中医药未来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及发展目标。不难看出,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都在加强,未来中医药事业发展态势良好。   高水平的中医药创新研究和贴近民生的中医药服务,是上述规划划定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两条主线。这无疑切中了当前中医药服务体制不健全、高质量服务水平欠缺,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国内与国际发展不协调,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等,创新意识还不够强烈,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度不够等要害。相信未来几年,中医药事业发展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中药资源普查   为摸清中药资源的“家底”,促进对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我国在2011年启动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2012年,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普查工作全面铺开,目前已有22个省进行了试点工作,并建立起国家、省级和县级3级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和成果展示平台,正在建立覆盖全国的一体化中药资源信息监测网络体系和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在此背景下,中国中医科学院于2012年底成立了中药资源中心,全面承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成果,并建设中药资源研究与生产相结合的国家级平台。该平台的建立,将对我国基本药物目录所需原料药材、道地药材和名贵药材等的分布、蕴藏量、生产和市场流通情况进行监测,并最终形成从国家到地方的中药资源研究与保护机构体系。   点评:2010年和2011年中药材价格的暴涨,至今让不少中药生产企业后怕,也令不少百姓记忆犹新。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中医药的需求不断增加,中药资源匮乏的现象日趋严重。尽管采用了扩大人工种植、养殖规模,加强濒危、贵重药材替代品的研究等措施,但由于中药资源家底不清、多头管理、缺乏整体规划等原因,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形势依然严峻。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将建立基本药物目录制度作为解决“看病贵”问题以及保障农村基本医疗的重要举措。而要保证基本药物目录制度正常运转,首先要保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质量安全。因此,加强中药资源保护迫在眉睫。普查为中药资源保护、开发工作开了个好头,   关键词:中成药国际化   2012年3月22日,由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生产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地奥心血康胶囊”,以治疗性药品身份通过荷兰药品评价委员会(MEB)的注册,获得在该国的上市许可,成功实现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治疗性药品进入发达国家主流市场“零”的突破。   8月12日,天士力子公司TASLY PHARMACEUTICALS,INC申报的复方丹参滴丸三期临床试验获FDA批准正式启动。FDA文件显示,临床三期的目标是确认该产品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抗心绞痛作用。此次试验预计招收志愿者960人,预计完成日期为2015年8月。   11月12日,中国-澳大利亚“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促进”项目签约仪式暨神威药业集团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神威塞络通胶囊国际多中心同步临床研究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签约后,将由西悉尼大学牵头,在澳大利亚和英国分别开展神威塞络通胶囊的国际多中心二期临床研究。   点评:近年来,在经历了2011年中药在欧盟“零注册”窘境之后,中药国际化好事不断。相信随着国内中药产业的升级,大型创新型中药企业的形成,中药国际化将不再是纸上蓝图,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有雄心的企业走上国际化之路。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有药品突破困局在欧洲成功注册,但至今为止仍然没有一种中药制剂产品在欧美国家取得处方药身份并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中药要想走出国门,仍然任重道远,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科技问题,还包括文化习惯、政策法规等等难题。如何沟通中西,探索出适合中药国际化的模式,是当前这几家“第一个吃蟹者”首先应该探寻的。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