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我国医药产业新政策需接地气
来源:-    浏览:501   更新时间:2012年10月08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9月3日,国家工信部委托中国药学会开展的“我国医药产业政策研究”项目正式启动的消息,引起了业内的关注。据悉,该项目旨在通过调研分析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现状,梳理医药产业相关政策和分析医药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形成综合性的国家医药产业政策奠定基础。医药产业政策,这一近年来左右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最关键要素、行业的焦点话题,又一次凸显在业内人士面前。     政策,向来是影响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对医药这样既关系国家战略安全,又与公众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产业来说,更是如此。近年来,为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健康中国2020发展战略》、《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等。这些政策,在新医改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毋庸讳言,我国医药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一方面,医药产业政策的稳定性、系统性、完整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以及不同政策之间的协同性、协作功能等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部分政策在基层的执行力度打了折扣,部分政策被人为消解,有的政策在实施中遭遇到部门利益或利益集团的重重阻力甚至抵制。地方保护主义也成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推手。对更多政策的执行与完成情况,相关部门缺乏持续、及时、全面的考核与监督,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政策的力量与应有的作用。     好政策是生产力,不好的政策则是破坏生产力的“力”。作为医药人,我们希望并期盼今后有更多的好的“政策力”来推动、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显然,这有赖于医药界所有人士的共同努力,有赖于关心、支持医药产业发展的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     业界期盼更给力、更有利的医药政策引导并助力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生物医药、基因医药等投入较大、风险相对较高或者见效益相对较慢的战略性子行业,更亟需沐浴政策的甘霖,包括但不限于资金支持、财税政策扶持、费用减免、资源倾斜、人才保障、信息共享、产业竞争预警等。     在政策制定前以及制定过程中,来自行业与基层的声音应该能够被倾听、被重视,发挥好行业的力量与民间智慧。政策必须接地气,这样才能更快地落地生根,才有长久的生命力和高效率。忽视行业与基层的声音,即使制定出台了新政,在实施过程中也极易招致大量质疑甚至反对意见,徒增政策之损耗。对一些已经过时、不适应医药形势与产业发展的政策(哪怕曾经是好政策),必须及时清理。     对一些由其他部门制定但对医药产业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如医保延长缴费年限、提高医保个人承担比例、医保定点药店门槛提高等,医药行业有关部门也应主动、积极介入并发挥重要作用,不能任由胡来,伤害步履维艰的医药产业以及得来不易的医药行业大好局面。     让医药新政策在医药产业发展中发挥正能量,激励并引导我国医药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每一个业内人士对医药新政的期待,也是对医药产业未来的期许。     在政策制定前以及制定过程中,来自行业与基层的声音应该能够被倾听被重视,发挥好行业的力量与民间智慧。(作者:逄增志)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