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日),在西子湖四季酒店的璀璨灯影中,冯根生像一个孩子,被众人簇拥着度过了他的八十大寿,步入耄耋之年。
冯根生, 现任胡庆余堂集团董事长,脸上永远透着慈祥亲和。昨日,他更是笑得灿烂,频频向人们致意,欢歌笑语中一行一行的晚辈和朋友接连向他表示祝福:曾为“青春宝”作过代言人的著名国画大师何水法先生特意为他画了一篮八颗寿桃和一个金色的“寿”字;著名女企业家、全国“三八”妇女奖获得者沈爱琴向大哥冯根生献上了一幅锦缎“寿”字;浙江中华老字号协会的同仁们给他定制了王星记百寿扇子、龙泉官窑、百寿浮雕酒,祝他们的老会长安康长寿!
晚辈们给他点亮蜡烛、切开多层的蛋糕……声声祝福,情浓如春。
六十五年的奋斗人生,从药店学徒开始
八十年人生,六十五年拼搏在工作岗位上,当时任厂长、现在还坚守在董事长岗位上的,全国来说他是唯一一个。他是中国企业改革的风云人物,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实践者。他几乎囊括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家所有的荣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中共“十三大”代表、中国经营大师……
作为杭州人,他又与这座城市丝丝缕缕的相牵相连。中国唯一的中医药古建筑博物馆——胡庆余堂博物馆由他抢救出来;杭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由他发起创建;中华老字号、浙江老字号协会由他发起;扶贫“春风行动”他是带头发起者之一。他是慈善家,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界的唯一传承人。
这样一个历经风雨、多甲子的老人有着传奇的人生:
1949年1月19日,冯根生小学毕业才四天(旧时学校是寒假毕业的),就穿上祖母新缝的长衫去胡庆余堂当学徒了。祖母送他到店门口,不到五分钟的路,祖母叮咛了再叮咛:“根生啊,本来应该让你读初中的,但家里穷,只能让你学生意了!但穷要穷得有志气,老板给你的钱拿着,别的一分也不能拿。要规规矩矩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多做积德的事,好帮人尽量帮人,千万不可做缺德害人的事。”
就这样,冯根生成了胡庆余堂的学徒。因为解放前胡庆余堂一年只收一个学徒,当年五月杭州解放,传统收徒制取消,冯根生成了胡庆余堂的“关门弟子”,也成了江南药王的最后一个传人。他六十多年的中药生涯也由此开启。
三年学徒,冯根生每天凌晨五点到晚上九点,16个小时专心其中。两千多种药的品相、药性、配伍、功效烂熟于心,丸、散、膏、丹的制用也驾轻就熟。满师后他又站了二年柜台,撮药配制当不在话下,此后又煎药二年,每天三百贴,十多万贴药从他手中出去,当年杭州人都知道冯根生煎的药地道见效。如今,冯根生早年的学徒故事已收进了小学课本。
真是“修合无人见,诚心有天知”啊!冯根生就这样开始他的中药人生。
做“出头鸟”30多年,历经数次改革险境
1972年7月,杭州市要组建第二中药厂,冯根生出任厂长。
这个厂是一个胡庆余堂的驴皮车间,远离城区,冯根生骑着除了铃儿不会响、其它都会响的28寸永久牌自行车开始创业。说是第二中药厂,只是一座破庙,边上都是坟地。三十六万元总资产,十八万元净资产,没有一分钱现金,他向政府借了五千元发工资,求奶奶告爷爷做点加工业务,那个苦啊!从河坊街家里到桃源岭厂里三十多里路,他每天来回骑车不说,有时刚到厂里又通知开会学习,只好调转破自行车,多的时候一天来回要跑好几趟。
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了,春天来了,干劲来了,故事也更多了。
冯根生说,自从工作到现在大大小小的事情经历无数,可说是历经沧桑,“但我从不灰心,因为我太爱中药了,我们家祖孙三代都是胡庆余堂出身,国药不兴,我人生不畅。九十年代初一个外国老板出几百万美元的年薪叫我去搞中药,我拒绝了,因为那是出卖祖宗的。”
冯根生有着使命感,因此他愿意做出头鸟、弄潮儿。改革开放让他的改革思想迸发而出,他的创业史无疑是中国改革大潮中的一个缩影,尽管每走一步都险情环生,但作为改革急先锋的他义无反顾屡做“出头鸟”:
1978年,青春宝抗衰老片虽通过药理检验,但由于相关部门从中作梗,始终未能获得生产批文。冯根生怕错过药品推出最佳时间,毅然决定先投产。这在当时无疑是个大不敬的决定,冯根生和青春宝都是命悬一线,他的“先斩后奏”救了产品救了企业。
1982年,一位清纯少女走进了电视广告,“青春宝”成为第一个投入大手笔广告的保健品,也是第一个采用片剂型的保健品。
1984年,在全国还没有实施厂长负责制之前,他率先在全国试行干部聘任制,全厂员工实行劳动合同制,第一个打破“铁饭碗”、“铁交椅”、“铁工资”。
1996年,冯根生的青春宝集团兼并胡庆余堂,史称“儿子吃了老子”,其实是儿子救了老子。成为这个“江南药王”百年老店的新掌门人后,他让奄奄一息的胡庆余堂起死回生,重新擦亮了牌子,从亏损大户扭转成纳税大户。
1998年,青春宝改制,冯根生必须持有3%的股份,折成人民币300万元。但以冯根生的收入根本买不起,于是引发了著名的“冯根生难题”。为了改革成功,冯根生向银行贷款270万元,再加上家庭所有的积蓄30万元,买下了股份,使改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到了2002年,70岁的冯根生上书国务院,针对药品招标存在的弊端,率8省市15家医药工商企业、8个行业协会的代表,向国家有关部门官员痛陈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存在的十大弊端。
拿着六千元退休月薪,每天照样一早去上班
做“出头鸟”风风雨雨三十多年,他的“破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现代化中药企业,资产从三十六万元增加到近五十个亿,增长一万多倍。从借钱发工资到累计上交国家税收几十个亿,冯根生总爱称自已是“国有企业的保姆”,他什么也拿不走。
2002年,他与鲁冠球、宗庆后首获杭州市政府重奖,各获三百万元奖金。那年他七十岁,当时我曾问过他们三个人的梦想:鲁冠球说想为杭州人民造自已的汽车,现在他正在圆梦,在造自主品牌的汽车;宗庆后说想做杭州的李嘉诚,他也圆了梦——几度被评为中国的首富;冯根生的梦想则是感叹,他希望“东家”让他这个“保姆”早点回家能安度晚年。
有个美丽的夕阳红,但他依然又干了七年,到2009年才离开青春宝,退休工资是六千多元。但这里退休了,那里还不放,他现在依然是胡庆余堂集团的董事长,每天一早还去上班,因为“江南药王”需要他这个掌门人撑着。
冯根生很幽默。他笑说:“这个生日聚会,我不搞,得罪晚辈;搞了,得罪朋友,因为不能叫上所有的朋友啊!”
体制不同结局不同,许多事并非自己能左右。冯根生说:“古诗是‘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我是‘苦乐年年作嫁衣,想把良方留后人’。改革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付出了,让后来者路途畅通了就好。今年我八十岁了,钱对我来说也没什么用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冯根生感慨年轻最好,现在腿脚不灵了,走四方路迢迢,没力气了,只能想四方好美丽了!
作为中国企业界的标志性人物,我们祝愿夕阳中冯根生快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