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俊 自7月1日深圳市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制度以来,深圳公立医疗机构每诊疗人次药品费用下降,过度用药行为开始得到遏制,社区首诊量比例有所提高,改革的效果初步显现。
7月1日起,深圳市67家公立医疗机构以及政府办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全面取消了药品加成制度,此举旨在斩断公立医疗机构业务收入与药品挂钩的利益链条,让公立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改革后,深圳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2962种医保目录药品15%—25%的加成被取消,实现了“进货价卖药”。
据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介绍,目前改革已显现出初步的效果。以该市医保就医人群为例,7月1日至14日,67家公立医疗机构的每门诊人次费用214.4元,环比下降11.9元,降幅5.3%;其中药费94.2元,下降15.9元,降幅14.4%,医疗费用120.1元,增加4.0元,增幅3.4%。
政府办社康中心的情况也是如此。7月1日至14日,社康中心门诊服务累计达到104.2万人次,环比增加10.5万人次,增幅11.1%;每门诊人次费用55.9元,下降2.8元,降幅4.8%;其中药费27.3元,下降4.2元,降幅13.3%,医疗费用28.6元,增加1.4元,增幅5.1%。
为使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制度的改革不影响医务人员的合理、合法利益,深圳市卫生部门正在加快推动公立医疗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协调有关部门建立体现行业特点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和医务人员薪酬标准体系,保护好、调动好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