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欠款成药品流通商业大患2012年07月05日10:32医药经济报作者:贾岩
医院拖欠货款愈演愈烈,这种行为正成为医药商业企业持续发展的隐患。
近日,商务部发布的《2011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中指出,2011年,我国药品批发直报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74.1%,而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对25个省市44家药品批发企业2011年应收账款情况开展典型调查的数据显示:药品批发企业对公立医疗机构的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31天,应收账款总额434.7亿元,占对公立医疗机构营业收入的36.3%。
据记者了解,事实上,工业、商业对此“非正常”状态已经麻木成为正常状态,并且多数已经形成了习惯性的应对之道。
大型医院建设大楼已经司空见惯,却长期拖欠货款。对于这样的现象,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朱恒鹏在其微博上指出:“拖欠货款事实上是变相返利,400亿元拖欠半年意味着医院可得10亿~20亿元的利息收益。”
商务部在《报告》中称,医疗机构严重占压批发企业资金,不仅导致依靠银行贷款采购药品的批发企业承担着沉重的财务费用负担,而且严重影响了整个药品流通行业的现金流状况,制约了流通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60天回款大打折扣
据记者了解,无论是对于医保药物的集中招标,还是各地以安徽模式为主的招标方式,其招标的相关文件都规定,医疗单位招标药品回款时间最长不超过60天,但由于多数医疗机构在实际运作中都采取“拖欠”策略,使60天回款成为“一纸空文”。
据业内人士介绍,医院库存药品一般不超过一个月,收的都是现款,可是给医药商业公司的付款周期却一拖再拖。各地的医疗机构实际的回款时间一般短则3个月,长则一年半载,对配送企业的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
事实上,医药商业企业面对的这种“欠新账,还旧账”的问题并不鲜见,甚至在有些地方还成了潜规则。有经济学家指出,这种行为实际上有点类似于非法集资的“旁氏计划”,然而与后者不同的是,医院占用企业的资金几乎是没有成本的,相反地,有时候企业为了加速资金回笼速度,反而得付出额外的成本。
上世纪90年代初,这样拖欠行为还是一些经营不佳的医院为了新建大楼,购买设备而采取的无奈之举,但是,随着公立医院扩张速度加快,拖欠的频率越来越高。
目前,医院拖欠货款区域从东北、西北、中南等经济落后区域逐渐蔓延到经济发达区域,甚至众多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也不能幸免。至此,拖欠货款,就是公立医院对商业的一种普遍现象,医药商业对公立医院货款拖欠也渐渐变得习以为常。
大医院对于货款的拖欠显然在于其垄断地位,医药商业公司数量众多,大型公立医院数量有限,这就使得商业公司迁就医院拖欠货款具有了必然性。
某业内人士坦言,基层医疗机构办理报销手续环节较多,是影响回款时间的原因之一。配送企业经常遇到的情况是药品配送到位,却由于相关工作人员不在岗,无法完成收货、验货工作,很容易超过期限。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