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心脏病冬季逞威 怎样“安心”过冬
来源:-    浏览:507   更新时间:2011年12月02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天寒地冻,又到了心血管疾病“大显身手”的时候。相关资料显示,冬季心脏病的发病率比夏季高出50%,尤其是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各种心脏病易发,且具有致命威胁。冬季除了让本身有心脏病的高危人群“难过”,一些平时看上去很“健康”的中老年人,也往往在这个时候,突发心衰、心梗、冠心病等疾病,甚至心源性猝死。

 

  为什么心脏病在冬天特别容易发作?如何才能“安心”过冬?有关专家表示,冬季心脏病高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寒冷刺激导致心血管收缩、心肌缺血缺氧密不可分,也与室内外温差大以及冬季节假日多,存在多重诱因有关,要“安心”过冬,须做好全方位防御措施。

 

  寒冷刺激性大加重心脏负担

 

  冬季的寒冷天气对肌体的刺激性非常大,会引起心血管的强烈收缩,导致血流量减少,耗氧量增加,增大心脏工作负荷。尤其是老年人、本身有心脏疾患的高危人群,本身心肺功能较弱,对寒冷的刺激就更加敏感,寒冷可使其体表小血管收缩、痉挛,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稠度增高,加重心脏负担,从而间接引起冠心病发作;寒冷更可直接引发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塞等冠心病。

 

  此外,寒冷季节,中老年人容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气喘等,这些都可能加重原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情,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专家提示:合理的保暖措施可以防止心血管受到强烈刺激,并对预防呼吸道感染有利。个人在室内换衣、洗澡时应注意避免室内温度过低;不要长时间地接触冷水,尽量避免用冷水洗脸、刷牙、洗手、洗衣、洗菜;外出前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做好防寒保暖的防护措施。如发生感冒、呼吸系统疾病,应及时就诊,特别是老年人患感冒后切不可掉以轻心,除了及时用药外,同时要注意卧床休息,不要运动,以免增加心脏负荷。

 

  室内外温差大增大发病风险

 

  专家同时指出,冬季室内外温度的骤升骤降,也会引起人体内分泌的变化,导致耗氧量增加,造成血压升高,增大发病风险。高危人群特别是老年人的动脉本来就很脆弱,常常因为承受不了这样强大的内压,易导致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专家提示:个人应尽量避免室内外温差的刺激。个人居室应保持20度左右的恒温,每天定时通风,以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受刺激;个人尤其是冠心病患者不要骤然离开温暖的室内,应在楼门内、楼梯口或门厅等处停留片刻,适应冷暖转换后,再进入寒冷的露天空间。

 

  假期多变化大暗藏多重危机

 

  专家特别提醒,冬季里节假日特别多,包括圣诞、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不少人的应酬增多,生活规律被打乱,并大量进食油腻食物,大量抽烟喝酒,情绪也处于亢奋状态,很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诱发心律紊乱、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甚至造成猝死。

 

  专家提示:个人在假期应保证正常的睡眠和休息,避免增加心脏负荷;同时,一日三餐要有规律,不要进食过多油腻和刺激性大的食物,抽烟喝酒应适量,避免暴饮暴食引发消化道感染,危害心血管系统;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有心脏病史的人在假期更应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控制个人情绪,并按时服药。

 

  全方位防御“安心”过冬

 

  除了以上三点,专家建议大家在冬季应重视基础疾病的治疗,平时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保持乐观自信的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和大喜大悲对心脏的刺激,同时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自我保健和防范。

 

  首先个人在入冬前最好作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患有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人应根据气候的变化,在医生指导下对平时服用的药物进行必要的调整,积极控制各种慢性疾病的复发。有心脑血管病史的病人还应养成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的习惯。

 

  其次,重视生活饮食规律,不要大量进补高热量食物和滋补药酒,不要吃辛辣食物来御寒,少吃油腻食物,节制烟酒,以免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血管疾病;以清淡的饮食为主,保持低盐低脂;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水果等;多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心梗。

 

  此外,当天气晴朗、气温不太低时,个人可适当增加室外活动和室外逗留时间,适度进行户外活动、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车、打太极拳等,以提高机体御寒能力,降低对寒冷的敏感性。

 

  专家最后提醒,有心脏病患者的家庭,家人应学会基本的紧急抢救措施,以备患者病发时在等待急救的过程中能给予其及时的救助。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