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消息(记者 罗序文 通讯员 郑毅 实习生 曾灿)在8月29日召开的全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会议上,记者获悉,自2009年7月以来,我省端掉的33个假药窝点几乎全部与互联网销售相关。互联网已经成为假药销售的重灾区。
分工明确“一条龙”
执法人员在查处制造销售假药案中发现,犯罪分子分工非常明确,仿照正规制药销售流程,各个环节设专人负责。
2009年9月24日查获的甘俊波等人制造销售假药案中,犯罪分子鄢江平和妻子张明娥等人负责生产假药,陈凡负责在互联网上建网站并进行维护,陈艳进则冒用或虚构“美国惠氏生物制药集团公司”、“中国首都中医研究所”等单位在网站上宣传发布广告,甘俊波等人负责联系送货,江梅等人负责接听咨询电话。
据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分局负责人介绍,这些犯罪分子分开设点工作,一旦其中某个人或某个窝点被查处,其他人迅即“潜伏匿迹”,给办案带来很大困难。2010年9月14日,执法人员发现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20名犯罪嫌疑人分布在6个不同的制假窝点,药品监管执法人员和公安部门联合作战,公安部门动用经济侦查、网络监听等多警种力量,侦查数月、查清相关人员联系之后,多点同时出击,才一举端掉制假售假窝点。
制假售假“水平高”
与过去低劣的制造销售假药手段相比,现在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明显高出一截,制造假药的设备比较齐全,组织化程度较高。
今年5月21日至22日破获的一起涉嫌跨国制售假药案件中,号称“香港东方神威医药保健集团有限公司”的造假团伙,在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某工业园区购买了一栋四层楼厂房,每层面积约900平方米,二楼存放原料和内包装,三楼存放外包装和成品。生产设备包括封口包装机3台,钢制、塑料模具30余套、印制批号的设备等。犯罪分子还虚构“卫食准字”、“卫食进字”等批准文号生产,经沿海销往东南亚地区。执法人员缴获90余种假冒保健壮阳产品,共计4600余万粒,涉案价值达数亿元。
针对当前人们保健意识增强及一些患有糖尿病、类风湿病等疑难杂症的人病急乱投医的特点,不法分子打着各种旗号编造“中华中医糖尿病研究总院”、“中国中医药疑难病研究院痛风病康复治疗中心”、“中国中医药疑难病研究院风湿骨病康复治疗中心”等虚假机构,通过媒体和网络发布假药信息,有些甚至在全国各地药品交易招商会上堂而皇之地进行宣传,并通过快递、邮政等渠道把假药销往全国。
构建联合打假机制
现在互联网上制售假药手段比较隐蔽,造假窝点分散,为能及时发现制售假药行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国率先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督导员制度,向社会各界聘请3500多名社会督导员,收集反映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同时还在乡镇、街办和农村聘请食品药品监管员近3万名。去年以来,社会督导员提供建议和信息6000多条。
受部门职能限制,药监执法部门只能从专业角度发现并检测出假药,不能对制售假药不法分子采取行动,为彻底有效打击不法分子,药监执法部门与公安、司法等部门配合,组建起联合打击制假售假药品机构,完善相关部门执法职能。
同时,药监执法部门提升药品快速检测能力,为及时发现假药提供技术支撑。目前,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建设华中最大的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其药品快速检测能力已经获得国际认可,今年7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还派人到我省学习交流药品快速检测技术。
业内人士指出,要想彻底有效根治制造销售假药不法行为,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群众医药知识水平,不要轻信违法违规广告的宣传。目前我国合法药品销售网站有34家,湖北只有九州通和马应龙两家,即使合法网站也不能销售处方药,群众需谨慎通过网络购买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