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服务 设为首页 站点地图 用户登录
抗生素开发待破局
来源:-    浏览:758   更新时间:2011年07月15日
字体:【 】【收藏本站】【打印】【关闭
□ 编译  伊  遥

  出新速度放缓

  业内合力应对

  细菌耐药性是目前抗生素药物开发面临的主要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在过去的几年里,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多国卫生部门以及许多专家都对此提出警告,人们期盼有新的抗生素药物被开发出来以对抗耐药细菌。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制药公司开发的抗生素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以及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批准的抗生素数量都呈急剧下降趋势。

  出新速度放缓

  今年4月,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主席James M. Hughes博士警告说:“过去70年里,抗生素的开发数量和疗效都在下降。抗生素是一个像能源一样的宝贵资源,我们有责任保证这些药物在我们的后代使用时同样有效。”

  然而,要做到James M. Hughes博士所说的那样并不容易。据IDSA预测,2011年将会有近10万美国人和超过2.5万欧洲人因抗生素耐药菌感染而死亡,主要的耐药菌包括艰难梭菌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美国,这些病菌每年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了艾滋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另外,耐药性感染治疗每年花费美国医疗保健系统210亿美元~340亿美元,人均住院时间延长1~2周。 

  除此之外,临床上半数的抗生素使用是不必要的或者是不恰当的。许多患者使用抗生素是因为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却不能完成治疗疗程。这两种情况是导致抗生素药物发生耐药的主要原因。

  1990年,全球近20家大型制药公司在进行抗生素药物开发,如今,能够保持项目研究热情的大型制药公司不超过5家,而许多小型制药公司的抗生素药物开发热情也很有限。事实胜于雄辩:1983~1997年,FDA批准了40种抗生素;1998~2011年3月,批准的数量骤跌至14种。

  导致抗生素开发乏力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经济刺激。抗生素的开发并不能简单的像其他类别的药物那样以成本效益作为衡量标准,主要有以下原因:患者普遍使用的处方类抗生素使用时间较短,销量有限;许多专家都推荐暂不要使用新的抗生素,以备在治疗新的难以对付的病原菌感染时保持其疗效。

  从抗生素研究撤退的最大的制药公司就是强生属下的杨森制药。今年4月,杨森宣布终止与 Furiex 制药达成的交易——共同开发治疗皮肤感染的广谱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原因是杨森关注的重点研发领域是抗病毒药物和疫苗,而非抗菌药。

  目前仍旧进行抗生素药物研究的大型制药公司包括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和辉瑞。今年年初,辉瑞宣布在2012年将会大量削减相关研发预算,同时将对在中国的抗生素研究进行重组。

  业内合力应对

  为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抗生素缺乏问题,美国与欧盟以及一些非盈利组织为促进抗生素开发,提出了初步行动和经济刺激措施。IDSA的目标是,到2020年开发出10种新的全身应用的抗生素。美国加州民主党议员Rep. Henry Waxman向众议院提案,要求给予某些抗生素增加5年的市场独占权和要求FDA加快评估进程,另外要求政府提供帮助,如通过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HHS)下设的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发展局(BARDA)提供资助或者奖励。去年,BARDA向加利福尼亚州南圣弗朗西斯科的Achaogen提供2700万美元,用于治疗鼠疫耶尔森菌(可引起土拉菌病)等病菌感染的抗生素的开发,这些抗生素同时还具有治疗复杂的泌尿道感染和院内获得性肺炎的适应证。

  欧盟也参考了2009年伦敦经济学院提出的建议,包括投资和政府基金对抗生素3期试验的支持。欧美还制定了跨大西洋行动计划,将抗菌药作为开发和合作的重要领域。

  今年4月,FDA咨询委员会推荐批准Optimer制药公司的抗生素Dificid(非达米星,fidaxomicin)治疗难辨梭菌。Dificid如果能够获得批准,将会成为25年来首个治疗具有致死性的难辨梭菌感染的抗生素。

  IBM公司的研究者也正在对治疗包括MRSA在内的多种病原菌的纳米颗粒药物进行测试。在实验室测试中,这些携带电荷的纳米颗粒可以作用于分裂和破坏细胞膜的靶点,目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

  许多小型制药公司也正在进行抗生素产品的开发,如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列克星敦市的Cubist制药公司,已经上市了治疗包括MRSA在内的革兰阴性感染适应证的抗生素Cubicin(达托霉素注射剂),同时正在开发治疗多重耐药菌和难辨梭菌的抗生素;加利福尼亚州南圣弗朗西斯科的Theravance公司也在开发治疗院内感染性肺炎和复杂的皮肤与软组织感染的抗生素。

  针对抗生素药物开发的现状,Hughes博士说:“如果不采取行动,人们将死于普通的感染疾病,许多用于手术、化学治疗、器官移植和早产儿的抗生素将不会再有效了。”

 

来源:医药网-虎网医药-药械-资讯网                                      ( 责任编辑:sundy )
   (以上所有文章均免费阅读,著作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本网站由北京市京泰律师事务所 黄海律师 提供法律支持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201227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04-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