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的余波渐散,吹来了医药政策的春风,医药行业待兴。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形成,经营业绩正稳步上升。企业急需资金以进一步扩大经营与拓展市场。融资,是中小板上市企业当下最重要的命题。
2010年度中小板医药板块谁最出彩?资本市场青睐什么样的企业?谁将进一步巩固市场“老大”地位?又有谁在跨越和沉浮?由南方所重磅推出《2010年度中国医药上市公司竞争力排行榜》子榜单——《2010年中小企业板医药上市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日前新鲜出炉。
榜单入选企业为生产、销售与药品相关业务收入、医疗器械生产和销售收入、医疗卫生服务产业收入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60%份额的中小板上市公司。
本综合竞争力榜单前10名分别为海普瑞、科伦药业、新和成、双鹭药业、华兰生物、华邦制药、信立泰、京新药业、力生制药和仙琚制药。其中海普瑞、科伦药业和力生制药为上市新贵,在2010年的资本市场耍尽风头。
海普瑞、科伦药业和力生制药为上市新贵,在2010年的资本市场耍尽了风头。
“新贵”耍尽风头
在前10位中,2010年新上市的企业占3席,分别是海普瑞、科伦药业和力生制药。其中,海普瑞和科伦药业分别坐上第一、第二的宝座。
海普瑞是最大的赢家,除了综合竞争力第1,其单项竞争力指标中分别取得了规模竞争力第3、效率竞争力第1、创新竞争力第4、成长竞争力第1的好成绩。
海普瑞的辉煌来自于其主营产品肝素钠在2010年量价的高价位运行,以及高盛等投行热捧下的创纪录的高发行价。
统计显示,2010年肝素产品出口价格达到10473.86美元/公斤,相比2007年提高近6倍。海普瑞是2010年原料药类出口排第一的企业,出口额达到5.48亿美元。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53亿元,同比增长73.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10亿元,同比增长49.50%。
正是由于海普瑞肝素钠出口第一的光环及其核心技术的造势,海普瑞受到了投行的热捧。2010年4月,海普瑞以148元创下IPO最高发行价,募集资金净额高达57.17亿元,超募资金48.52亿元。
海普瑞上市一个月后,曾两度折戟的大输液龙头四川科伦药业也成功登陆中小板。科伦药业位列本榜单中的亚军,综合竞争力排名第2,而在单项竞争力排名中,规模竞争力第1、效率竞争力第10、创新竞争力第9。
公开资料显示,科伦药业是国内大输液行业中运营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该公司在2004~2010年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居大输液行业第一位,2010年实现28亿瓶袋输液产品的销售,占据国内大输液行业近1/3的市场份额,行业霸主地位尽显。
截至2010年底,科伦药业总资产达87.90亿元,同比大增163.69%;公司2010年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0.26亿元,同比增长24.0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61亿元,同比增长54.55%。
凭借此,科伦药业的上市同样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猛烈追逐,发行价高达83.36元/股,最终募集资金高达50亿元。
另外一个新贵则是力生制药,在综合竞争力排名第9的同时,在单项竞争力排名中,规模竞争力第5、效率竞争力第4。公司为降压药的普药龙头企业,其生产的吲达帕胺片在国内市场具有高达70%的占有率,2010年4月以45元每股中小板上市发行,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20.07亿元,超募资金11.40亿元。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7.38亿元,同比增长23.88%,实现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31.64%。
海普瑞、科伦药业和力生制药均是在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可以发现,2010年登陆中小板的企业均具备发行价高、大受资本市场追捧而超募大量现金。前十强榜单中新上市企业能够占席3位,并包揽冠亚军宝座,完全体现出了在2010年医药板块整体收捧、PE倍数狂增的背景下:只要有明确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一定的包装技巧,中小板上市融资的能力十分明显。
掌帆艺术的考验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登录资本市场后能否提升企业运营能力。
从新上榜的3家企业的资金运作能力上来看,同样备受追捧的企业,不同的运作逻辑或将为企业随后的发展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进入2011年以后,肝素钠出口价格回调,国内肝素钠粗品价格上涨,直接导致海普瑞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9.11%,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为30%到50%。海普瑞遇到的另外一个尴尬就是“花钱难”,上市一年多,超募的48.52亿元仅勉强完成了超募资金使用20%的硬性要求。
而在2011年6月底,海普瑞终于公告
投资项目称,公司将投入高达51亿元在深圳建立生物医药研发基地。但是项目的具体投资方案、实施时间等目前尚未公布,且51亿元究竟该如何使用、这笔资金会带来多少收益尚不清楚。
科伦药业采取的是另外一种策略。在超募33亿资金后,科伦药业马上开始推进募投项目建设、改造自身实力以及延伸产品领域的巨大工程。先后将超募资金用于收购河南科伦、浙江国镜、广东科伦、广西科伦、崇州君健等5家企业,并投巨资建设抗生素中间体项目,一个以大输液为主干,以非输液业务为发展战略重点的制药帝国雏形初现。
从上市至今来看,海普瑞和科伦药业的上市融资过程和结果以及募集资金的使用方式都体现出中小板特有的活性。但是获得资金后,如何在激烈竞争中快速提升自身实力,增强市场和政策风险抵御能力则成为每个中小板医药企业的考验。这其中,募集的巨额资金的运作能力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从结果来看,海普瑞虽然终于完成了超募资金的投资使用,但是一次性投入51亿元,具体使用方向和标的仍尚未明确让人质疑。海普瑞今后在技术上能否领先,在国内国际市场是否仍具有领先的优势?这些都会因是其资金的运用逻辑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结果。
反观科伦药业,在活动巨资后立即着手大输液上游短板的弥补,将产业链条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产业链上下游的不确定因素大为减少。同时,在大输液相对“贱卖”的年代,又将超过IPO募集的资金投入到抗生素中间体项目中。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的风险得以规避,并且在两个领域都形成了相对具有竞争力的规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力生制药超募的11.4亿中,也在上市之后马上就讲4.08亿元用于进行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创新与成长性尽显
相对于主板,中小板的特点在于其中企业的活性大大增强。按照南方所榜单指标的分类,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创新性指标和成长性指标方面。
创新指标上,排第1的是双鹭药业,尽管双鹭药业的规模较小,但其创新力却力压群雄,双鹭药业2101年研发投入达到5818万,其2010年前三年的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18.65%、14.99%和15.08%。
在成长竞争力指标上,除了第1位的海普瑞,新和成、华兰生物、紫鑫药业和莱茵生物分别位列第2~4位。新和成是维生素系列的龙头企业,相关产品在国内和国际都具非常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话语权,技术市场门槛相对较高,维生素系列未来市场前景仍将十分广阔;华兰生物是有关生物制品生产企业,目前国内血液制品和疫苗领域已成为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公司有关产品在市场具有一定的占有率,产品开发技术能力也在明显提高,未来成长性同样惊人。